互聯網的浪潮席卷整個商業(yè),互聯網+已經成為未來發(fā)展的主流趨勢,培訓行業(yè)也不能幸免,我們且看以下作者對“互聯網+培訓“的五點冷思考。
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中指出要大力發(fā)展“互聯網+”,一下子吹響了整個國家的互聯網化號角!
其實,這段時間也在醞釀出來做點事,當然是與培訓相關;ヂ摼W+培訓肯定是未來的主流趨勢,也會成為我關注的重點。作為目前有一只腳在甲方有一只腳已經邁出來的人,來談談對于“互聯網+培訓“的冷思考:
1、互聯網培訓能否替代面授培訓?
就像是目前電子書尚未替代紙質書一樣,我認為,短時間內互聯網培訓尚不能替代面授培訓,從系統(tǒng)學習、完整培養(yǎng)、授課效果等維度來看,面授培訓有其不可替代性。
互聯網培訓會成為面授培訓的有效補充,比如用于翻轉課堂和課后復習都是非常好的手段。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培訓會取代掉部分原來面授培訓中的純知識部分或者說不需要太多互動的部分。而面授培訓越來越聚焦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未來的培訓應該都是混合式的。
2、互聯網培訓適合哪些群體和知識?
其實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以后他們眼中的培訓就是互聯網上的培訓,因為他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越為年輕接觸互聯網越多的群體越適合互聯網培訓。
另外那些純知識類、純操作性的良構問題更適合互聯網培訓,因為這些內容已經有標準的解決方案和方法,不需要和老師進行大規(guī)模的互動。
3、互聯網培訓如何做更有效?
從第一個觀點中已經提及:互聯網培訓應該融合進培訓項目中,實現O2O。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在培訓項目中會對學員有更高的要求,有社群化互動情境,有相應的約束機制,有共同學習的氛圍,這樣互聯網培訓效果會很明顯。如果不是在培訓項目中,純靠學員的自發(fā)式學習,試問:職場有多少人會愿意自發(fā)式學習?因為不管你的微課程做的多么吸引人,畢竟是在和娛樂、體育、八卦、游戲等競爭員工的眼球。能競爭的過么?
倒是有一種情況,員工的自發(fā)度會更高些,就是他有迫切需求時。所以我一直倡導嵌入員工工作情境的微課程學習,比如:
年底了,大家都需要做總結,你恰好就發(fā)了一個結構化思維的微課程;
季度末,經理們要做績效考核,你恰好就發(fā)了績效考核的微課程;
年底,員工都要和領導談加薪的事,你恰好發(fā)了個如何和老板談判的微課程(你敢發(fā)么?)
4、互聯網培訓需要突破的技術有哪些?
(1)高交互性。能夠利用技術手段讓學員更多的產生與知識的交互和鏈接;
(2)社群運營。社區(qū)學習可以提升學習的效果,但是社群運營需要有更高投入,也要有社群運營的方法。
(3)多系統(tǒng)融合。對于企業(yè)來說,都希望能夠多個系統(tǒng)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每個系統(tǒng)是一個孤島。
(4)知乎。改變目前的推送式學習,讓學員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搜索獲取當時當刻急需的知識。
(5)從碎片化到系統(tǒng)化;ヂ摼W上可以產生海量碎片知識,但是這些海量知識如何逐步系統(tǒng)化解決職場問題,也是互聯網培訓需要思考的問題。
5、互聯網+培訓的未來在哪里?
從目前互聯網+培訓的公司來看,一般分為五類:
純投資性公司,其實他們也沒技術也沒內容,就是看中了培訓市場的美好前景,就開始投錢找人找資源來做。
互聯網公司,各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包括BAT也都在做這塊,他們也是看中了這塊市場的未來。
內容型公司,他們有某款產品或版權課程,利用產品切入,開始互聯網化運作。
技術性公司,他們以擁有這塊技術為切入點,然后找內容找方法開始運營。
培訓平臺型公司,他們利用在培訓里的人脈和資源,利用良好的前瞻性來運作。
不管是哪類公司,未來都需要解決用戶和客戶需求問題。從用戶角度來看,未來這塊市場也會形成這三類:
大企業(yè):他們會自建平臺,也會自己掌控學習的方法論。在建平臺的過程中需要有技術專家和內容專家的支持。所以這是一塊很大的市場。
中小企業(yè):租借平臺的會比較多。這個過程中也會不斷引進標準化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法論。
普通散戶:自我驅動型強的人也會自己找互聯網學習資源,但是他們更多需要的是免費資源。
綜上所述,互聯網+培訓的未來也日益清晰,所以以中小企業(yè)為切入口是一個好的通道,他們不會花大價錢來自建平臺,在學習資源的引進上投入也不會太大,但是還是有需求。所以通過構建互聯網平臺和標準化版權內容,以科學的學習方法論來支持他們員工的職業(yè)化成長,是一條比較好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