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古詩文75篇理解性默寫

思而思學網(wǎng)

1. 孔子語錄《論語》十二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魚我所欲也》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媵文公下》孟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曹劌論戰(zhàn)》左傳

十年春,齊師代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蹋窀囊!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4. 《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5. 《出師表》諸葛亮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櫍孕惺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高考語文?济淠瑢

1.《論語》中孔子所說的“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兩句用在黨員身上,就是要向先進典型學習,加強自身修養(yǎng),而對于反面典型要對照反省,引以為戒。

2.李白在《蜀道難》中通過描寫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嘆息來襯托蜀道之高險的句子是“捫參歷井仰脅息 ,以手撫膺坐長嘆”。

3.《逍遙游》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改變自己的句子是“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4.《岳陽樓記》中能體現(xiàn)岳陽樓長聯(lián)上“范希文兩字關情”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5.蘇軾在《赤壁賦》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用比喻手法感嘆生命之短暫,個體之渺小。

一.2022年北京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 高三學子備考必備

二.2022年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 如何保證默寫得滿分

三.2022年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篇目

四.2022高考必背古詩文64篇

五.2022年新高考必背72篇古詩文篇目及全文集錦

六.高中必背古詩文64篇,高考必背篇目考綱

七.高考考綱必背篇目,初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

八.高考考試大綱篇目必背古詩文64篇

九.北京高考語文大作文改為二選一 古詩文閱讀加6分

6.莊子在《逍遙游》結(jié)尾中列舉出三類人的“無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遙的句子是(任答一類人即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7.歐陽修《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兩句,表達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8.王維在《使至塞上》一詩中,描繪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9.《愛蓮說》中作者以菊花與蓮花作對比,指出蓮花是花中君子,描寫菊花的句子是:“菊,花之隱逸者也!

10.為人處世很難做到兩全其美!遏~我所欲也》中,孟子認為在處理“生”和“義”兩者的關系時,我們應當做到“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