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疊讀后感【優(yōu)秀篇】

思而思學網

《北京折疊》中設定了三個互相折疊的世界,隱喻上流、中產和底層三個階層。整個城市尺度的空間和時間雙重折疊意象恢弘,映射出當代社會中人們對于階層割裂趨勢的深切焦慮。以下是北京折疊讀后感,歡迎閱讀。

北京折疊讀后感1

北京折疊,全文將近2萬字。用一種近似科幻的手法,描述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態(tài),也描繪了智能化時代到來的利與弊。通過學習,總結并提出了以下幾點看法。

(1)社會階層

本文將北京分為了三個空間并代表相應的階級,即第一空間,第二空間,第三空間。如圖,是各個空間的主要人口數及活動時間段?梢园l(fā)現(xiàn)第一空間人數最少,活動時間最長,達到24小時,第二空間次之,活動時間為16小時,第三空間人數最多,活動時間最短,為8小時。(這些數據與后者老葛對于GDP和失業(yè)關系的看法是吻合的)

第三空間支柱產業(yè)是垃圾回收分選。垃圾工有兩千萬人,另外三千萬人靠販賣衣服食物燃料和保險過活。屬于社會的最低階層,其主要代表是范蠡以及本文主人公老刀。這個階層的人干著最臟最重的活,領著最低的工資,每個人生活都是三點一線,工作?吃飯?膠囊睡覺。任勞任怨,唯一的要求就是滿足溫飽,基本也無其他活動(但是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不愿意再從事這類工作,更向往娛樂場所發(fā)泄證明自己)。他們很少討論自己的未來與規(guī)劃,跟如今很多老城區(qū)/城中村住戶一樣,他們才不關心世界變化,真正能引起他們注意的是柴米油鹽,水電、房租費,以及那低的可憐的工資能否上漲。

第二空間,正是現(xiàn)實社會中層人士,知識分子,工程師。本文的代表是研究生秦天及其同學張顯。這類人接受過一定教育,都有一份算作穩(wěn)定且較為輕松的工作。他們有對愛情充滿憧憬,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渴望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躋身上層空間。他們的思想已經不是第三空間那樣,溫飽已解決,他們需要是得到社會認可,完成進階,特別是能在職場得到晉升。如張顯,已做好了基本的規(guī)劃,那就是先掙錢(銀行)后入政府,而且自己也明白,需要去第三空間鍛煉一段時間(如現(xiàn)實的下基層),因為擁有第三空間的管理經驗才容易獲得升職,否則只能一輩子級別不高的待在第二空間。

第一空間,社會金字塔頂端人士的居住地,是第二空間想盡一切辦法努力奮斗的地方,但也是第三空間想都未想的地方。這個空間的代表有葛大平、吳聞以及折疊城市設計者白發(fā)老人。他們三個人中葛大平是草根代表,靠自己一路從第三空間爬上第一空間的人,第一空間里面級別最低的一類人(安保、廚師、大夫、管家),屬于高級藍領。這類人已經明白了頂層的一些設計和做法,有了清晰的對于社會的思想和看法。而像吳聞及白發(fā)老人,他們都屬于社會游戲規(guī)則的設計者,一個文件就能關系到底層的生存問題。他們已經不在關注自己的生活、生存方式,每天關注的是社會未來發(fā)展的大框架,去設定未來的路線,戰(zhàn)略和具體實施方案。

(2)智能化社會

本文從依言與老刀吃飯場景,描繪了機器人送菜;從老刀進入第一空間被逮住時,描繪了機器人巡邏及跟蹤捕捉;從晚會結束后,描繪了機器人自動清掃;以及科技園區(qū)的工廠都是機器自動作業(yè)。這些都是第一空間的場景,而第一空間也是未來全社會發(fā)展的樣板。這些跟如今很熱很火的工業(yè)4.0,中國智造以及智慧城市不謀而合。智能家具,自動化工廠,自動交通工具等等,都是當今研發(fā)與發(fā)展的重點。但是本文也從吳聞與白發(fā)老人對話以及老葛的看法中,得出機器換人需要解決一個更加重要而緊迫的問題,如何解決由此帶來的失業(yè)問題。吳聞啟用自動化處理垃圾項目,利用溶液消解垃圾,大規(guī)模提取材質的辦法來解決垃圾處理,即快速又清潔?墒前装l(fā)老人提出了兩大問題,一是本身溶液是否有污染,二是項目上馬,采用自動化后,怎么解決上千萬的垃圾工的失業(yè)問題。老人的第一個問題與現(xiàn)在社會進行一些項目是一致的,比如最明顯的電動汽車,即所謂新能源汽車,各大汽車廠商爭先上報新能源項目。但是目前很多仍采用鋰電池,那么鋰電池的制作以及后期回收處理是否會污染,如果污染,怎么解決。這些卻是少有關注,明而不宣。

對于第二個問題,自動化帶來的失業(yè)問題。老葛講的很清楚。這與歐洲二十世紀末一樣,經濟發(fā)展,失業(yè)率上升,印錢不管用,菲利普斯曲線不符合。即經濟發(fā)展,失業(yè)率沒降反升。

老葛說了,人工成本上漲,機器成本下降,機器便宜,生產力改造升級,GDP上去了,失業(yè)也上去了,怎么辦?越保護工廠越不雇人。地都騰出來搞大規(guī)模生產,人又不需要。那么人去干嘛呢。歐洲采取強行減少每人工作時間,增加就業(yè)機會,但是這樣沒有活力。最好辦法是減少一些人的生活時間,但又給他們找些活干。就是塞到夜里,這樣還有一個好處,通貨膨脹傳不到底層去,印鈔票、花鈔票都是能貸款的人消化了,GDP漲了,底下的物價沒有漲。(這跟前面活動時間設置是一致的,第三空間只有8小時活動時間)

北京折疊讀后感2

昨天下午看了最近榮獲大獎的《北京折疊》,讀完第一反應是,這個科幻點也太少了吧。僅僅是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折疊生存的未來北京城,沒有高深的理論,沒有費腦筋的相對論,時光旅行、黑洞、蟲洞、量子糾纏,就是一個神奇的機械城,大地可以翻轉折疊,將8000萬的人口分成3個群體共享空間和時間,當然不是完全平等得分享,第一空間只有500萬,第二空間2500萬,第三空間5000萬,時間也是不平等的,人口最少的第一空間展開的時間有24小時,第二空間有16小時,而第三空間只有短短8小時。這3個空間不是自由連通的,所以是對階級固化的一種影射?蓱z的第三空間的底層人民只能利用那可憐的8小時拼命干活,掙些可憐的小錢,主人公邋遢大叔連大額的票子都沒有見過,但這個被生活折磨的連老婆也找不到48歲邋遢大叔,對意外闖進生活的小生命充滿了憐惜與愛意,為了小生命能活得不像自己如此卑賤,能過上輕松高雅的生活,他決定鋌而走險,翻越折疊的空間,去完成一項任務換取高額的的傭金。這一路的所見所聞,展現(xiàn)了階級的巨大差異和無可奈何。而最后第一空間的*為了糾正工作上的小失誤,可以輕松控制折疊的時間,卻讓主人公邋遢大叔差點葬送了性命,影射了底層人民渺小與無奈。這個故事在描述各個空間的場景時,不必天馬行空地幻想,那第一、第二、第三空間的畫面就如此真實地浮現(xiàn),因為那些建筑、那些樹木,那些街道,那些人在現(xiàn)實中有跡可循。只是文章把現(xiàn)實中那看不見的階層鴻溝替換成了冰冷的機械邊界。這篇文章完全是一篇披著科幻外衣的社會小說。

既然《北京折疊》描述的是階級分層固話,那就再來看一看《贍養(yǎng)人類》吧。不得不佩服,這個腦洞大多了,我還是好這口。這是一個殺手的故事,殺手被世界上最富有的13個人雇傭,任務是殺死世界上最窮的3個人,這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更讓人好奇,人家都那樣窮,為啥還要人家命?隨著殺手慢慢揭秘,最富有的13個人其實是在為全人類的利益做爭取,因為這最窮的3個人都太有骨氣了,錢財無法收買他們,只好痛下殺手了。這腦洞還不算大,等到最后揭秘到第一地球的貧富分化的故事時,我簡直要倒吸一口涼氣,故事居然可以夸張極端到如此地步,不得不不佩服大劉的想象力。原來侵入地球的外星人,也是貧富分化的底層人民,他們的殖民入侵行為是因為他們在第一地球已無法生存。個人覺得,這個故事比《北京折疊》更加驚艷,不過可能因為腦洞太開,無法感同身受,所以沒有《北京折疊》那樣處處體現(xiàn)著現(xiàn)實的殘酷。

果然看小說,比看代碼要神速多了,再來一篇《贍養(yǎng)上帝》吧。同樣的一篇短篇小說,地點沒有設置在城市,而且一個鄉(xiāng)村,一開始的故事場景就像一個普通農戶家里寄宿了吃白飯的孩子,全家人都對吃白飯的家伙惡言相向,只是那個吃白飯的是上帝爺爺。大劉的故事總是如此大的反差,3000多歲的上帝爺爺(叫爺爺感覺輩分不對,不過不叫爺爺又叫什么好呢?)寄宿在普通農戶家,承受大家的白眼和譏諷,但其實上帝爺爺是有超高科技的族群,科技化程度太高深,以至于上帝爺爺們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了幾千幾萬年后,所有人都退化成了只能吃喝拉撒,不懂數理化的半文盲,大劉的故事就是這么夸張極致。上帝爺爺們帶著一個神秘配方(看不懂的超高科技一手資料)來地球尋求贍養(yǎng)。人類一開始是拒絕,但是看了一眼他們帶來的配方,立刻就答應贍養(yǎng)20億個從天而降的上帝爺爺,心想有了一手配方,地球的生產力、GDP增長何止能多養(yǎng)20億人?再來20億也木有問題啊。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地球人發(fā)現(xiàn)要把配方順利轉產,幾個世紀都做不到!因為最牛掰的地球人研習那些高科技也要好多好多好多年。所以就出現(xiàn)了小說開始的一幕,上帝爺爺越來越被眾人嫌棄,還有人被虐待。這和《贍養(yǎng)人類》是一個系列,與一般的外星人小說不同,外星人并不要侵略占領地球,屠戮眾生,只是來找地球人討口飯吃,反差劇情的背后令人不禁令人遐想,過度科技化真的會導致人類的退化嗎?也許作者只是想給我們提個醒,養(yǎng)老問題光有錢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北京折疊讀后感3

奧運結束了,在大家都在為奧運健兒歡呼的同時,國人在國際舞臺上還有另外兩個成就。

首先是Wings戰(zhàn)隊在美國西雅圖獲得了Dota2(一款電腦游戲)的TI6大獎賽冠軍。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幾個小屁孩玩游戲嗎……和這種人只能講道理了,今年TI6比賽的總獎金池超過2000萬美元,冠軍獎金超過900萬美元。這是什么概念?這個單賽事獎金規(guī)模已經超過了美國超級碗的1480萬美元,達到世界第一運動世界杯足球賽3100萬美元的2/3了。參與這項運動的人數全球以千萬計。個人認為他們這個冠軍的價值和奧運健兒的成就同樣值得我們?yōu)橹畾g呼!

另一個則是繼劉慈欣之后,郝景芳的短篇科幻小說《北京折疊》榮獲雨果獎。這也是中國科幻第二次榮獲雨果獎。

老實說,雖然這次榮獲的是最佳短篇小說,在地位上沒有劉慈欣的最佳長篇小說聽上去有分量,但是個人覺得這次獲獎反而更有含金量。因為雨果獎是一個國際獎項,相對星云獎而言更加兼容并包,鼓勵新穎,支持各國科幻事業(yè)發(fā)展。因此經常帶有一些鼓勵的成分。劉慈欣的第一次獲獎,雖然作品場面很宏大可讀性很強,但有點流水賬,所以個人認為鼓勵的成分就很大。

而這一次的獲獎不同,因為這次的小說更接近西方對于科幻評價方式?苹眯≌f的價值意義在于它可以合情合理的將現(xiàn)實中的矛盾,或者說是可能,無限制的尖銳化、極端化。在那樣的一個背景下再來討論我們日常的生活,幫助我們重新思考一下那些看似平常的判斷、變化、社會發(fā)展趨勢。向我們展示可能的未來,最終達到一定的反思的作用。

作者在這一點上做的就很好。作者郝景芳是天津人,大本在清華讀的物理,現(xiàn)在在清華經管學院讀博士。沒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她就是人們常說的女博士!作者以她獨特的視角,敏銳的觀察到了北京這座城市的現(xiàn)象,社會分層。這一被所有人司空見慣,并且?guī)缀跄J接受了的現(xiàn)象,在作者的筆下被極端化的展示了出來。

作者非常詳細的構建了一個想象中的,社會分層明確的北京。最底層人民達到人口的60%-65%,從事著不怎么體面的機械重復的沒有什么發(fā)展空間的工作。中間的中產階層大約占總人口的30%,經營著自己看似體面有一定上升空間,但實際也有天花板的人生,平均收入大約是最底層的20倍。而最頂層的統(tǒng)治經營階層,只占總人口的5-10%,收入一般是最低階層的80倍以上,享受著幾乎是社會一半的資源。更加至關重要的地方是,他們的人生沒有天花板。

很多人說該作體現(xiàn)了社會的不公,夸大了現(xiàn)實中人與人的差距。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雨果獎才受“西方政治”的影響而為其加冕。我不想討論這種現(xiàn)象的公平合理問題,我也沒那資歷。在我看來,作者僅僅是表達了一種社會的可能。因為如果大家關注西方國家的基尼系數,就會發(fā)現(xiàn)西方發(fā)達國家(英美)最富有的10%的人的收入可以占到社會總收入的40%以上,同樣是這部分人,其持有的總資產可以達到社會總資產的60%以上。而隨后的中產階級可以占有社會總收入的40%-45%,占有社會資產的20%-30%。而無論哪個國家,最底層的50%人群所獲得的報酬和占有的資產都低于總量的10%(數據來源:《21世紀資本論》托馬斯 皮凱蒂。統(tǒng)計數字嗎,大家可信可不信)如果大家動筆算一算作者描述的世界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虛構的世界幾乎嚴格的符合了這些統(tǒng)計結果。

所以說作者與其說是在夸張的描述未來,不如說是在虛幻的描述現(xiàn)實。文中通過物理機制來對社會進行分層的機制完全可以看成一種寫意的文學手法。讀完之后我都懷疑,如果該文不采用科幻的手法,直接用現(xiàn)實北京的運作機制作為北京,估計也能達到幾乎一樣的效果。所以說該文作為一部科幻作品,做到了高于現(xiàn)實又不脫離現(xiàn)實。僅這一點,就不愧為一部不錯的科幻作品。

另一反面,作者對于人物和環(huán)境的描寫也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步行街上擠滿了剛剛下班的人。擁擠的男人女人圍著小攤子挑土特產,大聲討價還價。食客圍著塑料桌子,埋頭在酸辣粉的熱氣騰騰中,餓虎撲食一般,白色蒸汽遮住了臉。油炸的香味彌漫。貨攤上的酸棗和核桃堆成山,臘肉在頭頂搖擺。這個點是全天最熱鬧的時間,基本都收工了,忙碌了幾個小時的人們都趕過來吃一頓飽飯,人聲鼎沸!

以上一段對于社會底層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也許算不上淋漓盡致,但是任何一個在北京生活過的人都可以很輕易的腦補出作者想要展現(xiàn)的生活畫面。而我最喜歡的則是作者對于一群即將成為白領的學生們的描寫:

張顯問老刀第三空間的生活如何,又說他自己也想去第三空間住一段。他聽人說,如果將來想往上爬,有過第三空間的管理經驗是很有用的,F(xiàn)在幾個當紅的人物,當初都是先到第三空間做管理者,然后才升到第一空間,若是停留在第二空間,就什么前途都沒有,就算當個行政干部,一輩子級別也高不了。

“現(xiàn)在政府太混沌了,做事太慢,僵化,體系也改不動。”他說,“等我將來有了機會,我就推快速工作作風改革。干得不行就滾蛋!彼蠢系哆是沒說話,又說,“選拔也要放開。也向第三空間放開!

他對未來充滿樂觀,等他畢業(yè)就去申請聯(lián)合國新青年項目,如果能入選,就也能去第一空間工作。他現(xiàn)在研一,還有一年畢業(yè)。他心急如焚,想她想得發(fā)瘋。他給她做了一個項鏈墜,能發(fā)光的材質,透明的,玫瑰花造型,作為他的求婚信物。

老實說我很懷疑老外是否真的讀得懂以上者幾段描述?尤其是要“工作作風改革”那段,一個官兒迷的的形象可以說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仿佛就是我們身邊的那幾個侃爺。

對于上層社會的描寫也有一些閃光點:

“吳聞對我很好。好幾年了!币姥哉f,“他認識我爸媽。我們訂婚也很久了。況且……我比秦天大三歲,我怕他不能接受。秦天以為我是實習生。這點也是我不好,我沒說實話。最開始只是隨口說的,到后來就沒法改口了。我真的沒想到他是認真的!薄f雖然對秦天沒有說實話,可是她的心是真誠的。

如此隨意灑脫的性格和對自己行為邏輯合理性的認知,一個小白富美的形象呼之欲出呀!

當然,作者和劉慈欣一樣,塑造人物都有局限。大劉是寫不好高端人士,這位女博士是把握不好平民的思維。

老刀看著阿貝的臉,年輕、飽滿而意氣的臉,很漂亮。她和闌闌幫他很多,他不在家的時候,她們經常幫他照看糖糖,也會給他熬點粥。他忽然想讓阿貝不要吵了,忘了這些細節(jié),只是不要吵了。他想告訴她女孩子應該安安靜靜坐著,讓裙子蓋住膝蓋,微微一笑露出好看的牙齒,輕聲說話,那樣才有人愛。可是他知道她們需要的不是這些。

他從衣服的內襯掏出一張一萬塊的鈔票,虛弱地遞給老太太。老太太目瞪口呆,阿貝、闌闌看得傻了。他不想解釋,擺擺手回到自己的房間。

如此裝X的行為和思想此時與主角的身份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文中他是發(fā)了一筆小財,但并沒有獲得足以改變自己命運的財富。反而是思想,在48小時內就進化了數個階層。如果作者描寫的是一個落魄貴族倒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這樣就有點太做作了。

應該說作者對于三個階層的描寫,正是她本人生活的寫照。作為一個學生,她的經濟實力使得她也會出入市井的消費場所,所以她對于平民環(huán)境的描寫很到位。但是她并沒有真的和環(huán)境中的人有太多的交集,所以人物描寫就差意思。中產階層,也就是她所在的階層,恰恰她描寫的正是自己所處的學生狀態(tài),所以無論人物和環(huán)境都很到位。而清華大學給了她足夠好的平臺去接觸一些一般的高端人士。這就使她在描寫這類人群時也得心應手。但是當真正需要表現(xiàn)純高端人群時,有給人感覺有些單薄和不協(xié)調。讀了文中的高官,大家就理解我說的意思了。

最后也是本文最深入人心的地方就是,每一個在北京生活的人讀完之后都會忍不住去想:我生活在哪一空間呢?如此強烈的代入感,在科幻小說中足以達到大師級水平了。(注意僅僅是代入感達到)我不禁也思考了一下自己的位置。但是突然看到了這么一句描述:

第三空間有兩千萬垃圾工,他們是夜晚的主人。另三千萬人靠販賣衣服食物燃料和保險過活……

北京折疊讀后感4

郝景芳最近火了!

這位清華物理系畢業(yè)的妹子憑中篇科幻小說《北京折疊》獲得今年的雨果獎(Hugo Award),這個獎項是由世界科幻協(xié)會(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簡稱WSFS)為紀念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而設立的科幻小說獎項,該獎分量之重,堪稱科幻界的“諾貝爾文學獎”。

這是雨果獎設立以來,亞洲人第二次獲獎,眾所周知,第一位獲得雨果獎的亞洲作家是寫出《三體》的劉慈欣。

我一直很想細細的看一遍,但是各種讀后感和推薦類文章就像劇透一樣影響我看原文的心情。漸漸的,我通過一些讀后感明白了《北京折疊》的梗概,這樣一來沒有特殊情況也就不用看原文了。原因是:太寫實了!一點也不科幻。(流淚臉)

我從讀后感中看到這兩段原文:

“折疊城市分三層空間。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間,五百萬人口,生存時間是從清晨六點到第二天清晨六點?臻g休眠,大地翻轉。翻轉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第二空間生活著兩千五百萬人口,從次日清晨六點到夜晚十點,第三空間生活著五千萬人,從十點到清晨六點,然后回到第一空間。時間經過了精心規(guī)劃和最優(yōu)分配,小心翼翼隔離,五百萬人享用二十四小時,七千五百萬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時。

大地的兩側重量并不均衡,為了平衡這種不均,第一空間的土地更厚,土壤里埋藏配重物質。人口和建筑的失衡用土地來換。第一空間居民也因而認為自身的底蘊更厚!

??(引自《北京折疊》郝景芳著)

我的個人理解是:作者設計了一個略帶科幻的場景,用實筆寫出了人類社會的三個階層不同的生活情況,原文第一段描述的是三個階層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包括享受生命和陽光的時間在內的資源不均衡。

導致這種不均衡原因卻被作者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原文第二段要表達的是:第一階層人少,資源當然就多一點,不然就不平衡了。

好吧,這就是二八原則內在的本質額......也正是我沒事總說的那句話:“很多事情看似不平等,其實是平等的;如果看著不平等,是因為沒有看到事情的全局。怎么看到全局呢,站的高一點!”

這話放在這里,很多人讀了都表示很不爽,說我真欠揍!為什么呢?因為大家是有“道德”的人。大家認為我沒有體會到低層人民的艱辛,站著說話不腰疼!暗赖隆钡耐樾尿屖勾蠹艺J為我欠揍,甚至會拋過來“五毛”的帽子扣我頭上......

但是這話是在項目管理實例中,團隊中有人太過自私影響到了全局或者是因為太自私了影響了他本人的工作積極性的時候,我說出來用于協(xié)調或者激勵團隊成員的。

這時,同樣的話,大家又都感覺說的有道理了,表示不想揍我,“道德”又驅使大家認為那個自私的人欠揍。

所以,讀完《北京折疊》的讀后感,我的感想有以下幾個:

1、研究各種文字時,要有環(huán)境的概念。單純去摳字眼,只能是小學二年前之前要做的作業(yè),長大了就不用總去做了。

2、就當今科技發(fā)展程度來看,歷史暫時沒有真相,因為真相是動態(tài)客觀存在,難以記錄。就算是歷史影像有保存下來的,也是記錄了動作之類的外在信息,人物的心理活動和事情的內在關聯(lián)是無法記錄的。專家學者們?yōu)榱私忉屒宄恍┦聦嵕蜔o法避免要去做推測,推測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會受到推測者本身存在的各種因素的影響。追求歷史的真相是沒有意義的,研究歷史的意義在于找到規(guī)律,以史為鑒。模仿歷史上成功者的表現(xiàn)也是要看看是否和當下的環(huán)境相適應。

3、人類社會一直都是分階層的,大家關注的往往是物質方面的階層。其實精神層面也分階層(臺階層次),同樣也是二八原則類似的資源分配。此觀點另有文章介紹。

4、“道德”某些時候可以成為武器,現(xiàn)在已經被濫用了,出現(xiàn)了各種“道德綁架”。但是少數人是利用“道德”武器用以攻擊他們的敵人;大多數人,是被煽動性的文字洗了腦,轉而拿過這武器,給相關的人或者無關的人無形的“道德枷鎖”。這就又回到第1點了,同樣文字擺在那里,讀出來的意味卻大不同。

以上四點跟《北京折疊》有關聯(lián)嗎?有的,就是我今天早上看了一篇《北京折疊》的讀后感想到的。難道沒有關聯(lián)嗎?(偷笑臉)

北北京折疊讀后感5

我是一個科幻迷,自《三體》獲雨果獎以來,《北京折疊》再獲此大獎?苹妹詾橹蠛暨^癮!

《北京折疊》與《三體》角度不同,既沒有恢弘的星戰(zhàn)場景,也沒有光年級別的跨越。雖然寫的是未來,寫實的手法,讓人感受到的就如立足于現(xiàn)代的北京郊區(qū)、CDB。既是折疊的北京,也象折疊的上海、廣州,也有可能是折疊的紐約、東京、里約……,地球中各個角落的人,都身同感受,引發(fā)了共鳴。《三體》與《北京折疊》的共同優(yōu)秀之處,都有著深深的人文情懷。

一、你、我都生存于折疊空間中

在家里討論《北京折疊》,女兒說:“老刀太善良了,他的處境也悲慘。為了他的孩子,冒著危險去送信。那還是他撿來的孩子!

我問太太:“你覺得我們在哪一個空間?”

太太回答說:“每日奔忙,辛苦勞碌。寄人籬下,受人所雇。不過還好,還不至于受溫飽所困,還算是活在第二個空間吧!

三個空間中,一開始就存在著不公平,并且是非常的不公平,第一空間中,500萬人享用著24小時,絕對豐富的社會資源;2500萬人的第二空間,只有16小時;第三空間,7000萬人卻只能在8小時中生存。連現(xiàn)實中最公平的時間資源,在小說中,都被進行了精確的劃分。三個空間所有的環(huán)境、資源、生活模式,都完全不一樣了。

故事是如此的寫實,讓每個人都沉浸其中。對于與自己相同空間的角色,有著深深的共鳴。但不管在哪個空間,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悲歡情愁:老刀送信,得到了報酬,女兒也因他的努力,可以上到更好的幼兒園,他因此會得到快樂的。秦天在第二空間,努力打拼,期望進入到第一空間中,追求他的美人與未來,他努力的過程,也有著快樂與艱辛。第一空間的吳聞,不僅是擁有著看似十分豐富的資源,卻同樣還有著巨大的責任;依言的感情世界也只有她自己清楚……

在我看來,不同的空間(我沒有使用“階級”這樣的字眼)中,人們的關系,也不見得是剝削與被剝削,壓迫與被壓迫的關系。精英空間的人們,有著更多的權力與責任,吳聞的辛勞與決策,同樣還考慮著第二、第三空間的人們。秦天追求著美好的未來,同時對第三空間沒有歧視,更多的悲憫之心。不管身處第一空間的老葛、還是第三空間的老刀,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份,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更好一些。他們之間,有著更多的更解與支持。

現(xiàn)實之中,除了時光是公平的,其他所有的資源肯定是不公平的,看似與生俱來。實質卻是,不同的空間,不僅是因為資源分配之不公,更是思維、看法的不一樣,他與世界互動的行為就不一樣,就處在不同的空間中。

一個人有著悲憫之心,普渡之心,他就處在第一空間。釋伽牟尼出身王家貴族,終修成佛,六祖身為樵夫,隱于獵戶之中,也頓悟成佛。又有多少帝王,視天下為家,卻難逃末落之運,商人之道,若是虞斯爾詐,即得小利,也難成大業(yè)。

你天生就在哪個空間?你究竟在哪個空間?

二、穿梭游走于三個空間之間

剛畢業(yè)時,曾在街邊與三、五好友,大排檔之間,光著膀子,吸著炒田螺、喝著啤酒。我也曾在第三空間。

相識某位司機,因陪同老板出差,也經常出入于五星賓館、豪華酒店。典型的第一空間的“老葛”。他坦言道:身為司機,與同行相比,此生足矣。

當老刀來到第二空間時,他有擔心,他有不安,但秦天能坦然面對,秦天需要他幫助送信;秦天在第一空間實習時,遇見依言,愛上了依言,卻又略顯自卑;老葛遇到來自第三空間的老刀,甚是親切,托他帶錢給父母;吳聞除了每日要管理大量的社會事務,還需要心憂著第三空間的垃圾、以及收垃圾的人……

我們都有著游走于三個空間的經歷,向上看時,一定會存在著羨慕,也會有嫉妒,也會有恨,但這些不應該是主流,更多的是想通過自己的奮斗,努力出人頭地,力爭到上一個空間;相信上面一個空間也沒有排擠,只因為自己仍沒有資格,因為出生卑微。由上向下看時,一定會存在著鄙視、歧視,但這些不應該是主流,更多上相互的同情、依連與支持。我們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在三個空間中穿梭,我們更喜歡的是自己所在的空間,并沒有人規(guī)定你要如此這般,只是自己的父母是這樣,習慣了飯菜的口味,習慣了周圍的氣味,更習慣的人情世故,一旦脫離了自己熟悉的空間,會覺得不舒服、擔心、以至恐懼。理性之中,人往高處走,總想脫離原來的空間,但自己的潛意識會將你留住!叭娇沙少F族”。

你在哪個空間?你究竟想在哪個空間?

三、三個空間的未來

階級主義者看了《折疊北京》,看到了天生的不平等,看到了階級的差異,甚至預言著階級斗爭與革命。

有人說,郝景芳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我一直也沒有感受到這是一個完整的社會階級的解決方案。

不同的空間,自古以來就有,并且會一直存在下去。

這是宿命論,也是一種客觀的存在。產生就是原因,存在就是理由,既然產生與存在,都是歷史的選擇(熟悉的詞句,不一樣的味道)。

站在高處,看著三個空間,本質就沒有區(qū)別,都有著其悲歡離合、喜樂情愁。不管他擁有的物質資料是如何的不平等,不平等實質只是在自己的內心里,在自己的思維里。小說將時間進行了不平等的劃分,現(xiàn)實中,時間是絕對平等的,內心的選擇是絕對平等的!

三個空間在嚴密的組織中,沒法流動,約束的也只是思維與選擇,你會選擇一個自己不熟悉的空間嗎?你在另一個空間會快樂嗎?

空間之間,不存在著強大的動力去更替,革命的念頭也只是部分人頭腦中的選擇,更多人的選擇是祥和與安寧。并且堅信,每個空間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前進著,每個空間的人,都在相互的支持與協(xié)作中。

我們作一個假設,假設真的存在著一個理想的新世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個世界是否會存在動力?這個世界是否真的很美?

后續(xù):高手中的高手

??《三體》、《北京折疊》的譯者。

《三體》、《北京折疊》都源于理工男、理工女之手,讓我等理工科同學有一點小自豪。劉慈欣畢業(yè)于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郝景芳是80后,畢業(yè)于清華物理系,他們的作品有著驚人之處,在作品中融入著深刻的社會問題,讓人共鳴、感慨;他們的人文情懷,絕妙的構思,是作品成功的基礎。

我很感興趣的是,為何連續(xù)兩年雨果獎都盯上了中國作品?網友評說:《北京折疊》的英文版比中文版更好看,從語言文字的角度來說,英文是“原版”,中文是“譯版”。我沒有能力去分析作品的文字功力,但我很好奇是誰翻譯了《北京折疊》。

百度讓我震驚,此兩篇作品的英文翻譯都是??劉宇昆!

高手中的高手,劉宇昆還是哈佛大學英美文學畢業(yè),后來還取得哈佛法學院的博士,他的主要工作是律師,寫作、翻譯竟是業(yè)余工作!

2012年《手中紙,心中愛》獲星云獎最佳短篇故事;2013年《物哀》獲雨果獎最佳短篇故事;被授予第五屆華語科幻星云獎特別貢獻獎;2015年所譯《三體》三部曲的第一部,獲得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xié)會度“星云獎”提名;獲得世界科幻協(xié)會2015年度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所譯《北京折疊》再獲雨果獎!……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