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中錢鐘書把封建主義文化思想對知識者的精神腐蝕表現得淋漓盡致。圍城這本書,我詳細大家讀完之后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吧。今天小編整理了讀錢鐘書《圍城》的心得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圍城讀書心得及思考篇一
早聞錢老有才,暑假終于有時間細細品讀《圍城》。今日讀完,我對錢老的才學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秶恰芬l(fā)的思考很多,光是題目就有些令人琢磨不透。對此,議論的人很多,我大多看了看,還是沒找到合意的。在自己的空間里,得以發(fā)發(fā)自己的淺見,還望能拋磚引玉。
首先,《圍城》描述的是一個留洋生方鴻漸的回國生活。方鴻漸花著準丈人的錢,在國外消遣著日子,深知自己無才而無錢,無奈中回國慢慢尋事。在國內轉了一圈方知自己的地位像失事的飛機,層層往下降。留洋博士的虛名也逐漸被揭開面紗。之后事事不順,工作不起眼,生活落魄。而方鴻漸在這一下墜的過程中未嘗沒有期望,只是在自己的期望中又一次下墜。錢老自己在文中說道:“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庇终f像“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方鴻漸的生活亦是如此!秶恰肥且槐緵]有結局的書,因為“圍城”也是沒有結局的。
我是這樣理解《圍城》這部書的:《圍城》里寫的都是些虛無的故事,而這些虛無的故事又是現實的。這不得不佩服錢老精辟的學問。我以為這本書所啟發(fā)的是一個過程,一個希望與失望迭然而至的過程。法國的成語對“圍城”這個詞做了很好的詮釋,那便是:城里的人想出來而城外的人想進去。這是很微妙的一種感覺,我們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有著期望。好比在做學生時,總羨慕成年人能不受管束;讀書時,總希望打仗(這樣就可以不用讀了);做老師的總認為老師的工資最低,工作量最大,最傷害身體等等,總希望能夠變成其他的職業(yè);而其他職業(yè)的人(譬如我的父母)又總覺得當老師的輕松而沒有壓力,工作穩(wěn)定福利又好……總而言之,就是從事一種職業(yè)的人總認為其他的職業(yè)比自己的職業(yè)輕松而薪水高,一類人總認為另外的一類人有比自己更多的權利,生活得比自己更好,所以,總羨慕別人的職業(yè)。然而真正到自己嘗試去做時,才知道并非如此。
“圍城”也是這個道理,城外的人總認為城內好,反之,城內的人又認為城外好。于是便盲目地嘗試,周而復始,仍對其他人充滿企盼。沒結婚的人期盼結婚,而結婚后又希望單身。由此一來,便結了離,離了結。結之前向往結之后,離之前向往離之后,沒有結局。并且不光是婚姻,我以為人一生所經歷的所有事情都是這個道理,都是這個規(guī)律。
早就聽說過,擁有理想是非常美妙的事情,人要擁有目標,生活才會有意義之類的話。但是,當真正的目標實現以后又是否像自己所期盼的那樣美好呢?“圍城”的道理就是這樣。當你擁有自己的目標好比“進城”,而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又發(fā)現不如自己所期望的,便是“出城”!皣恰闭f白了就是自己不斷的追求與追求到之后對于成功的厭煩和不滿意兩者的不斷矛盾,不斷反復,不斷轉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經歷滿意與失望,開心與厭惡,執(zhí)著與動搖等等,這構成了我們的思想和生活。換句話說,“圍城”的思想就是人類的精神世界。
讀完《圍城》,我想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例如在人生的困境中,我們所追求所企盼的東西極有可能都是虛假的。那么,我們辛苦地去追求一些虛假的東西未免太不值得?而其實恰恰相反。人生的意義正在于此,在不斷的追求與希望之中,我們會經歷喜怒哀樂,追求得越多,所經歷的就越多,這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莫想一個目標或幾個目標規(guī)劃一生,這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一個人在發(fā)展中所經歷的會不同,并且自己制定的目標實現時也未必和自己所期盼的相同。從這個角度講,悲觀一點,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還是不得不再佩服錢老一次。或許此書還有更深的含義或寓意,但鄙人不才,僅能淺讀至此。《圍城》真是本好書,希望讀過此文的朋友有機會定要看看。讀了《圍城》,才會明白我們?yōu)槭裁匆x無反顧地追求與希望??只有這樣,人生才不會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