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政治生日心得體會精選【二側】

思而思學網(wǎng)

 每一名黨員都有兩個生日,一個是自然生日,標志著生命的誕生;另外一個就是政治生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黨員政治生日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黨員政治生日心得體會【篇一】

“您的政治生日到了!6年前的今天,您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這個神圣的日子里,希望您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踐行入黨誓詞,嚴守黨的紀律……”河南某單位黨員李中偉接到組織發(fā)來的一條短信,同時也收到一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電子材料。

通過組織提醒重溫入黨日值得提倡,但更重要的是每名黨員牢記在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忘本真,永葆本色;不忘本源,才能流長。如同出生之日值得慶祝,入黨作為自己的政治生日也必須記住。黨員干部時刻都要牢 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chǎn)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有人可能會說,誰不記得自己的政治生日!事實上,忘記自己政治生日的黨員不少,F(xiàn)實生活中,不僅有人忘 記了自己的政治生日,還有人記不清入黨誓詞,不知道自己的入黨介紹人是誰,不記得自己是“哪個黨支部”“哪個黨小組”“黨小組長是誰”;有的不清楚自己 “該交多少黨費”,不明白“三會一課”是什么,甚至不知道黨的組織生活如何過。對于此類現(xiàn)象,有人比喻為丟了黨員“戶口本”。

十八大以來,許多被查的貪官都在懺悔書談道,他們忘記了入黨誓詞,忘記了黨的基本常識,沒聽黨的話、跟黨走,才會越陷越深、墜入深淵。事實證明,忘記了政治生日,丟掉了黨員“戶口本”,就不知道為什么出發(fā),不懂得“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

有了黨員“身份證”,并不一定獲得黨員“資格證”。在組織上入黨,并不代表在思想上入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毛澤東同志批評那些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并沒有入黨的黨員:“有些人就是一輩子也沒有共產(chǎn)黨員的氣味,只有離開黨完事。”如果忘記了自己的政治生日,不熟知、深知黨的制度規(guī)定,不嚴肅 認真參加黨的組織生活,身上沒剩下多少共產(chǎn)黨員的氣味,就有被淘汰的危險,甚至有違紀違法的危險。

不忘政治生日,牢記黨員身份,關鍵在于增強黨員意識,提升黨性觀念。當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正在深入開展。黨員干部要以此為契機,帶著信 念、感情、使命和問題學,把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統(tǒng)一起來,既學應知應會應做要點,又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既堅守底線,又追求高標準,把合格的標尺立起 來,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起來,真正擦亮共產(chǎn)黨員這一“金字招牌”。

對一名合格黨員來說,不忘政治生日只是“表”,堅持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護黨、在黨興黨才是“里”。8700多萬名共產(chǎn)黨員,人人有肝膽、有擔當,我們就能順利通過所面臨的“四大考驗”;個個既勤政又廉政,既干事又干凈,我們就能成功應對所面臨的“四種危險”。

黨員政治生日心得體會【篇二】

神圣,就是說,這個群體是社會各界的優(yōu)秀分子集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隨便便成為一個其中一員。只要成為一名黨員就必須心存敬畏,敬畏組織、敬畏人民,始終無愧于這一稱謂。也正是這種組織歸屬感,激勵我們奮發(fā)向上、不懈努力。責任,就是說,做一名黨員你不能混同一般群眾,盡忠盡職,利居眾后,責在人先,是每一個黨員的神圣責任。責任心是做一個黨員的底線,也是對黨員最基本的要求。使命,也可以說是一種信仰,對我而言,正如誓詞中所說“對黨忠誠,積極工作”,鐘愛事業(y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讓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事業(yè)中盡情發(fā)揮。

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做到不負厚望、不辱使命,勤奮敬業(yè),扎實工作,必須努力在五個方面十個字上下功夫,即:學習、珍惜、責任、勤奮、感恩。

一是學習。通過學習補充能量,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勤于思考、融會貫通、觸類旁通,真正化知識為能力,化知識為力量,做到知行統(tǒng)一。

二是珍惜。入黨是人生政治生命的開始,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要對得起組織的培養(yǎng)、領導的信任,要珍惜到組織部工作的機會和經(jīng)歷,注重積累和思考,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三是責任。要用較強的責任心統(tǒng)領思想和行動,將分配的每一項工作當成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努力將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無論工作多小、多簡單、多熟悉,都以強烈的責任心來對待,不但要做更要以高標準、高質(zhì)量來完成。

四是勤奮。勤奮堅持長久,積小勝方能成大勝。在工作中努力做到細致嚴謹,認真負責,多思考、多鉆研,勤思、勤干、肯鉆,不斷提高自身出快活、出細活、出好活的能力,使完成的每項工作經(jīng)得起檢查、經(jīng)得起推敲、經(jīng)得起考驗,讓領導放心,讓自己安心。

五是感恩。就是用感恩的心對待組織、對待同事、對待他人,做到友愛互助、和諧共處,共同維護組織部門“家”的氛圍。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