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 岑參_逢入京使賞析,這此詩描寫了詩人遠涉邊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帶平安口信,以安慰懸望的家人的典型場面,具有濃烈的人情味。此詩語言自然質(zhì)樸,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來,隨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雋永,耐人尋味.這篇逢入京使 岑參_逢入京使賞析由快車教育網(wǎng)成輯整理,望大家喜歡。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詞語注釋:
選自《岑參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入京使:回京城長安的使者。
唐代詩人。曾任嘉州(現(xiàn)在四川樂山)刺史。
故園:自己以前在長安的家。
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
龍鐘:涕淚淋漓的樣子,這里是沾濕的意思。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欷淚龍鐘。”
憑:托,煩,請。
傳語:捎口信。
作品譯文:
東望家鄉(xiāng)路程又遠又長,熱淚濕雙袖還不斷流淌。
在馬上與你(使者)相遇但無紙筆,請告訴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賞析】
這首詩既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又表達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并開闊豪邁樂觀放達的胸襟。這是一首邊塞詩,盛唐時代,是邊塞詩空前繁榮的時代,出現(xiàn)了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他們的創(chuàng)作為百花齊放的盛唐詩壇,增添了一支奇葩.
詩的第一句"故園東望路漫漫"是寫眼前的實景."故園"指自己的家園,"東望"點明家園的位置,也說明自己在走馬西行."路漫漫"三字,說明離家之遠.詩人辭家遠征,回首望故鄉(xiāng),自覺長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處?"漫漫"二字,給人以茫茫然的感覺.下句詩"雙袖龍鐘淚不干"寫思鄉(xiāng)的情狀.思鄉(xiāng)之淚,龍鐘交橫,涕泗滂沱,這多少有點夸張,但"夸而有節(jié),飾而不誣"(《文心雕龍·夸飾》篇).仍不失為真實,我們?nèi)匀豢梢哉f上句寫的是實景,下句寫的是實情.
"馬上相逢無紙筆"句,"逢"字點出了題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馬倥傯,交臂而過,一個繼續(xù)西行,一個東歸長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長安,正好托故人帶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無紙筆,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帶個口信,"憑君傳語報平安"吧.這最后一句詩.處理得很簡單,收束得很干凈利落,但簡凈之中寄寓著詩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頗有韻味.
如果將這四句詩比高下的話,我以為后兩句詩更有味,這兩句詩好就好在詩人提煉出特定環(huán)境下的典型情節(jié),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別出心裁,詩人攝取的生活鏡頭,有濃厚的邊塞生活氣息."馬上相逢"的情節(jié),很有軍旅生活的特色,描繪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無紙筆而用口信代家書,既合情合理,又給人以新鮮之感.創(chuàng)作背景:
《逢入京使》是唐代詩人岑參創(chuàng)作的名篇之一。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是生活中常見之事,一經(jīng)藝術提煉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氣!
此詩作于公元749年(天寶八載)詩人赴安西途中。這是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此時詩人34歲,前半生功名不如意,無奈之下,出塞任職。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陽關,奔赴安西。
岑參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個老相識。立馬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不免有些感傷,同時想到請他捎個口信回長安去安慰家人,報個平安。此詩就描寫了這一情景。
作者簡介:
岑參(715~770),唐代詩人。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親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jīng)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zhuǎn)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后罷官,客死成都旅舍。與高適并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其詩題材廣泛。有《岑嘉州詩集》。
以上這篇逢入京使 岑參_逢入京使賞析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您的好友。更多詩詞,詩歌盡在:望大家多支持本網(wǎng)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