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將探索全國統(tǒng)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來 自
西 陸 軍 事 http://www.xilu.com
按照新高考方案一般提前三年公布的慣例,專家預計,高考如果執(zhí)行文理不分科,最快會在2017年實施。因此,目前的初三在校生,將于2017年參加高考,或?qū)⒊蔀楦呖几母锏谝慌皯架姟薄?/p>
省招辦:若不分文理,提前三年公布
未來文理不分科,陜西高考會怎么考?省招辦新聞發(fā)言人張軍利表示,目前正在制定高考細則,不會有太大變化,明年仍按現(xiàn)有的“3+X”模式進行。如果不分文理科,招錄模式有變動,一定會至少提前三年公布。
我省從2001年起采用普通高考“3+X”科目,設置“3+文綜”和“3+理綜”,即必考科目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科加一門文科綜合(含政治、歷史、地理)或一門理科綜合(含物理、化學、生物)。其中英語增加聽力測試,但暫不計入總分,數(shù)學仍然分文、理科命題。
專家:不分科不涉及目前高中生
快車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一旦執(zhí)行文理不分科,至少需要三年緩沖期。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預計,教育部的文件有可能在明年公布,即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就可以執(zhí)行文理不分科的教學方式,2017年的高考執(zhí)行文理不分科。也就是說,高考改革應該不會涉及現(xiàn)在的高中在校生,家長和學生無須擔心。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決定》中相關事項的要求,深化改革的各項措施在2020年前基本全面落實,最早2017年施行文理不分科的高考方案的話,該年參加高考的學生目前正在讀初三,現(xiàn)在的初中在校生就很可能成為文理不分科高考改革的第一批應考軍。現(xiàn)在的六年級小學生,將于2020年參加高考,而2020年是施行文理不分科政策的最后期限。所以現(xiàn)在的六年級小學生,參加高考時必然是文理不分科。
文理不分科模式三大猜想
猜想1
3+1+綜合素質(zhì)成績
文理不分科后,語文、數(shù)學、英語3門主科不會變,考生學了3年知道自己具有哪方面特長后,可任意選1門科目,作為自己的優(yōu)勢科目考試,再加上綜合素質(zhì)成績。這種辦法與“減少科目”的想法相符合。
猜想2
3+綜合1或3+綜合2
有些省雖然不再分文理科,但最后考生在參加高考時,仍然會選擇綜合1或綜合2,說白了就是文綜或者理綜。這種文理不分科,對高校錄取并沒有明顯的幫助。
猜想3
語文+數(shù)學+大綜合
把英語考試像雅思、托福考試一樣“社會化”,從而“踢出”高考圈。語文和數(shù)學是必考科,加上文理六科降低難度后的大綜合科目。國外的大綜合科,也涵蓋了很多科的內(nèi)容,不過預計在考試難度上會降低。
不過有老師認為,大綜合一張卷子涵蓋了很多科目,不能顯示學生具體在哪門有專長,既不利于學生成長,也不利于高校選拔人才。由于所有科目都要考,也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負擔。
據(jù)《南國早報》
>>熱議
不分科了會加重學習負擔
在西安市城南一所高中讀高三的趙悅:現(xiàn)在有6門課程要準備,已經(jīng)完全沒有時間了,很難想象未來不分文理科學習會忙成什么樣,“慶幸自己在文理不分科前考試,至少已經(jīng)適應了文科的學習方式和知識要點,對怎么考試也比較有把握!
西安市民林先生:孩子現(xiàn)在就對理科表現(xiàn)出很高的興趣,反而對文科專業(yè)學習興趣和成績都很一般。擔心未來不分科的話,孩子都要學,會不會負擔太大?高新逸翠園學校學生處主任孫愛娟老師:如果文理不分科的話,估計考試的難度系數(shù)會下降,因為更強調(diào)基礎學科的通識教育,如果以現(xiàn)在的高考難度,文理科9科一起準備的話,那學生的負擔會非常重的。
文理都喜歡放棄一個很糾結
在榆林市讀初二的王弈婷:初中學習是文理兼顧的,而且我對文科的歷史和理科的物理,都比較喜歡,如果未來要選擇一個而放棄另一個,還真是會糾結。
不分科是否會“平庸化發(fā)展”
王奕婷的媽媽朱女士:女兒學習很認真,畢竟初中階段知識不太復雜,所以也沒有出現(xiàn)偏科,各科成績都比較好,所以也不太擔心。但不知道未來高考的考錄方式會怎么改,不偏科的孩子什么都學,什么都會,是否會“平庸化發(fā)展”,反而沒有擅長和專注的方面了。
不分科必須與招考分離同步推進
快車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高考不分文理科這一構想可以避免中學過早分科,避免學生知識結構出現(xiàn)偏差。但是,實行這一改革必須與考試、招生分離同步推進,如果仍實行“教招考一體化”,那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將難以實現(xiàn)。改革的目的,是不讓高考成績成為決定學生未來的唯一因素,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和優(yōu)勢,和學校成為雙向、甚至是多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