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臂也想飛
楊佩,女,漢族,1990年生,肢體殘疾,陜西省平利縣人。9歲時遭高壓電擊,雖然失去雙臂,但始終樂觀向上,不向命運屈服。如今小楊佩跟隨母親遠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有個愿望,待有了一筆錢后,要繼續(xù)學習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她特別喜愛唱歌、跳舞,希望將來能擁有一個自己的殘疾人藝術團。
家住在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興隆鎮(zhèn)蒙溪街村的楊佩,身上有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變壓器放在村中央,孩子們來來往往總喜歡拉著高壓線線桿的斜拉線玩,9歲那年,一天吃過午飯上學去的她走到變壓器前時,習慣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線,但她沒有想到這次斜拉線已經(jīng)松開并碰上了高壓線。
命運在一瞬間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截肢對于還沒開啟自己絢麗人生的她來說,意味著學業(yè)的廢棄和生活的無著。
從那以后,家里更困難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親帶著弟弟留在家里,而母親帶著她選擇了外出打工掙錢。沒了手,連自己的生活都很難自理,更不用說打工賺錢了。小楊佩自己慢慢練以腳代手,練就了一雙靈活的雙腳。但現(xiàn)實又實在是太殘酷,沒有一家單位肯接納無手的楊佩,無奈之下,她選擇了乞討的生活。
楊佩很清楚殘疾人要自立,必須先要自強、自信。自強就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如果沒有專長,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有了工作,遲早也會被淘汰。她想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專業(yè),然后努力學習、鉆研,使自己在社會上有所作為。她現(xiàn)在的乞討是在聚資,她的夢想是攢夠了錢,去完成自己的學業(yè),使自己有文化有知識,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她最喜歡做的事是跳舞,她的夢想是做一個藝術家,一個無臂的舞蹈家。
楊佩從未失去對生活的夢想并堅信能從逆境中熬過來。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邊的一棵小草,默默無聞;她又是不凡的,能夠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華,哪怕乞討,也是為了飛翔。
2一個格外芳香的蘋果
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是天生的侏儒,身高只有100厘米。
1962年12月28日,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出生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zhèn)。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到來不僅沒給家里帶來歡樂,反而給父母的心里蒙上了一層陰影,家里人對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未來充滿了憂慮。因為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患上了罕見的“成骨發(fā)育不全癥”,這種病人體內(nèi)鈣質(zhì)無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頭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稱的“玻璃娃娃”。
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父親擅長吉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和電子風琴,受家庭的影響,法國的貝楚齊亞尼還在很小的時候,就對音樂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7歲那年,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在電視上看了一場鋼琴音樂會,著迷到神魂顛倒的地步,向父親提出自己也想要一臺鋼琴,父親滿足了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要求。
但是,一個手腳無力,行動不便的人,要想學習鋼琴談何容易。每次法國的貝楚齊亞尼都要依靠別人抱著才能上下鋼琴座。有一次,父親剛把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抱上座位,有事臨時出去了,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一不小心,從座位上摔了下來,腳被摔成了骨折。
心疼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父親建議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學點別的,可是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死活不同意,就認定了鋼琴。無奈之下,父親想出辦法,在琴上安裝了一個特殊的輔助器,使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腳較容易牽動鋼琴踏板。雖然如此,法國的貝楚齊亞尼還是在練琴的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意外的情況,以致于經(jīng)常往返于醫(yī)院和家之間。但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卻不管不顧,憑著頑強的毅力,近乎瘋狂地練琴,這一練就是五年。
法國的貝楚齊亞尼13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父親獲悉一個劇團急需招聘一個丑角兼配角,覺得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很適合,于是送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去了。劇團內(nèi)有一個名叫布魯內(nèi)的小號演奏家,在跟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合作幾次之后,發(fā)現(xiàn)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在鋼琴方面有著特殊的悟性,就推薦給打擊樂演奏家洛馬諾重點培養(yǎng)。在兩位音樂家的悉心培養(yǎng)下,15歲時,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推出了個人的第一張專輯《閃光》。優(yōu)美的曲子震撼人心,轟動法國音樂界,使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一夜之間成為“巨星”。
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第一次公開演出時,先是在臺前離觀眾最近的地方,站了足足3分鐘。最后,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笑著問:“都看夠了吧?”在全場發(fā)出會意地笑過之后,才開始表演。聽完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演奏,觀眾被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音樂震憾了,先是短暫的沉默,繼而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
事后,有人問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為什么要先站三分鐘,法國的貝楚齊亞尼說:“很多人是因為好奇我的身材才來的,先讓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們看個夠,才會仔細聽我的演奏,才能看到我靈魂的高度!
置身于神奇的音樂世界中,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忘卻了殘缺肢體帶來的痛苦,變得精神抖擻,意氣風發(fā)。對于取得的成績,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仍然不滿足,堅持每天練琴的時間增加到11小時,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180場。有時,超負荷的訓練量甚至令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指骨折斷,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也在所不惜。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鋼琴越彈越好,名氣越來越大。1987年,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推出的另一張專輯《樂曲》,成為法國的貝楚齊亞尼音樂行程中決定性的轉折,讓成為世界級鋼琴大師,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足跡遍及紐約、米蘭、東京、巴黎等著名音樂城市。所到之處,都是一片贊譽之聲。這時,所有人都已經(jīng)不再對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奇特身材好奇了,而是帶看欽佩的心在仰望法國的貝楚齊亞尼靈魂的“高度”。
然而,再偉大的人物也有沉浮之時。自《樂曲》出版后,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事業(yè)開始落入低潮,因為焦急,有一次甚至暈倒在酒吧的階梯上。蘇醒過來后,法國的貝楚齊亞尼說:“我的骨頭那么脆弱,這次卻竟然一點傷都沒有。我告訴自己:時間還沒到,上帝還不想讓我去死!
樂觀的心態(tài)讓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對未來仍充滿信心,堅持每天練琴11小時以上。果然,過了不久,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事業(yè)又迎來了輝煌的時刻,不僅簽約了新的唱片公司,而且出的唱片一張比一張好,廣受歡迎。尤其是與另一名法國爵士樂手格拉貝蒂合作的唱片銷售量突破10萬張。
有人曾經(jīng)問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成功秘訣,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引用一位哲人的話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優(yōu)秀和缺陷并存。有的人缺陷比較大,那是上帝特別偏愛它的芳香,而我就是那個格外芳香的蘋果!
1999年1月,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因肺炎病逝于紐約,年僅36歲,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留給人間最后的一句話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3中國第一位殘疾人博士后吳耀軍
1996年10月25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測試工程的一間普通教室里,一位留著平頭,戴著深色眼鏡,面容清癯的年輕人站在講臺上。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面前除了一本厚厚的博士論文集,還有一根發(fā)黑的拐杖。
這里正在進行一場博士論文答辯,素來愛挑剔的老教授們不時地報以熱烈的掌聲。這位拄著拐仗作博士論文答辯的年輕人,就是我國第一位自學成才的殘疾人博士后吳耀軍。
出生7 個月,一場病魔奪去了吳耀軍一條健康的腿。童年的不幸和寂寞也把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幼小的心靈谷底。
33年前的一個黃昏,江蘇省丹陽市農(nóng)村一個普通農(nóng)家小院,一條新生命打破了小院往日的寧靜。小耀軍長到了7 個月,有一天突然哭鬧不止。醫(yī)生診斷是腦膜炎( 后被確認為誤診) ,結果落下小兒麻痹癥。望著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殘腿兒子,父母哭成了淚人,兒子以后的路該怎么走呵! 8 歲,到了讀書年齡。同村小伙伴唱著《讀書郎》蹦蹦跳跳地上了學堂,可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卻沒有這個“權利”,躺在病床上的小耀軍,撕打著床上的衣物,哭喊著非要上學,讀書似乎是法國的貝楚齊亞尼與生俱來的情結。父母親都是斗大字不識一個的莊稼漢,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們又何嘗沒有想過送兒子進學堂? 在村小學的一間教室里,正書聲瑯瑯。窗外,一個拄著拐杖的孩子伸長了脖子,倚著窗臺往教室里探頭。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緊緊盯著教室的黑板,擔心漏掉一個字、一道題,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沒有書本筆墨,只好靠一根拐杖支撐著沉重的軀體,用腦子強記黑板上的內(nèi)容。下課的鈴聲響了,法國的貝楚齊亞尼重重跌倒在臺階上。終于,在一個雨天,這位滿身泥水,一臉淚水、汗水的殘疾孩子瞞著父母,斗膽推開教室的大門,“啪嗵”一聲跪下了:“老師,求求您收下我吧,我要讀書! ”執(zhí)拗的小耀軍用一顆泯滅不掉的渴望讀書的心,感染了學校所有的老師,也感染了為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整日擔驚受怕的父母。學校破例收下了這位拄拐杖的特殊學生。
然而,生活并沒有因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不幸而憐憫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由于長時間倚著拐杖走山路,小耀軍細嫩的腋窩,被磨破、磨腫。鉆心的疼痛,再無法使用單拐支撐身體重心。為了求學,不耽擱每天的課程,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干脆丟下單拐,爬著去上學。路上的碎石一次一次刮破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的膝蓋和肘部。一天,當傷痕累累的吳耀軍爬進教室時,學校水泥地上留下了一條幾米長的血路! 在小耀軍的每學期家庭報告書中,年年都記載著“三好學生”的印記。1 9 7 6 年9 月,吳耀軍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縣立重點中學,成為全鄉(xiāng)唯一的秀才。初中3 年,吳耀軍不僅自學完了高中全部課程,而且還學習了大學數(shù)學的一部分課程,還利用業(yè)余時間,學會了英語、俄語和德語三國語言,并且自學了計算機應用技術。
然而,命運并沒有垂青這位天資聰明、意志堅強的孩子。
初中畢業(yè),吳耀軍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無錫某中專學校;蛟S是世俗的偏見,拖著一條殘腿的吳耀軍最終沒能跨進學校的大門,但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從沒放下心愛的書本。1 9 8 1 年,信心十足的吳耀軍走進高考的考場,結果以高出錄取分數(shù)線3 0 多分的成績考入南京某全國重點大學。同樣因為身體的原因,再次被拒之門外。此時此刻,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明白,命運的無常和叵測是無法預測的,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靠自己的孜孜以求,命運才會低頭。
1982年初春,吳耀軍當上了一名代課教師。吳耀軍的化學知識基礎好,并且自學了許多化工技術。因此,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在1 9 8 5 年夏天受命于危難之際,離開學校,到鄉(xiāng)辦有機化工廠擔任了技術員。到工廠后不久,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發(fā)現(xiàn)產(chǎn)品因為技術含量低、市場小,導致了產(chǎn)品嚴重積壓,工廠連年虧損。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建議轉產(chǎn),自己整天拄著拐杖堅守生產(chǎn)第一線,同工人一道解決技術上出現(xiàn)的道道難題。由于產(chǎn)品質(zhì)量好,適銷對路,半年不到,這個工廠就贏利近2 0 萬元。隨之,吳耀軍被提升為技術科長,后來又擔任了技術副廠長。1 9 8 8 年冬,在鎮(zhèn)江出差時,吳耀軍無意中從一份《光明日報》上發(fā)現(xiàn)一條消息:1 9 8 9 年全國將在具有大學同等學歷的人員中招收一批碩士研究生。這條消息使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如獲至寶。而這時候,離考研只有兩個月時間。為了不影響同宿舍的工友休息,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每天晚上等別人睡覺后,拿著從別人那里借來的復習資料躲到廁所里,借著微弱的燈光苦讀。由于光線太暗,為了離燈光更近些,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搬來兩張板凳疊在一起,自己則高高在上捧讀不已。
終于,一輛綠色的郵車將招生辦的信送到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剛從車間出來、沾滿油污的手里。打開信,法國的貝楚齊亞尼驚呆了,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怎么也不相信自學參加的考試成績竟奪得本考區(qū)第一。隨后,寧夏大學又給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寄來了赴銀川參加復試的通知書?滩蝗菥,吳耀軍簡單地收拾一些日常用品,按規(guī)定時間趕到銀川參加復試。結果順利通過,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太興奮了;氐嚼霞医K,靜候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就在這時,校方來信:因法國的貝楚齊亞尼是單腿殘疾人,戶口又在農(nóng)村,不能被錄取。聞此消息,吳耀軍幾乎暈倒過去。多舛的命運又一次戲弄了法國的貝楚齊亞尼。
求學之路,兩次沉重的打擊并沒有擊垮吳耀軍的堅強意志,反而更觸動了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發(fā)憤讀書的激情。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不相信悲劇總是這般重演。吳耀軍開始上訪。穿過北京西單那條狹長的老胡同,在國家教委吳耀軍向人們講述著一根拐杖單腿求學道路上的艱辛,向人們展示了那條殘腿的曲折動人的經(jīng)歷。教委的有關領導被深深打動了,按照國家教委有關規(guī)定,吳耀軍終于被錄取為寧夏大學數(shù)學系碩士研究生。于是,一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殘疾青年,靠自學考上研究生,走上了大學的講壇。
1992年7月,吳耀軍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并獲寧夏大學數(shù)學系碩士研究生學位。吳耀軍回到闊別三載的故鄉(xiāng)江蘇鎮(zhèn)江,走上了華東船舶工業(yè)學院的講臺。每天,法國的貝楚齊亞尼都要拄著拐杖艱難登上四樓為學生授課。一天兩節(jié)課,一般健康的老師也會感到口干舌燥,很辛苦。而吳耀軍每天要拖著一條殘腿從樓下樓上又到三尺講臺,這里蘊含著怎樣一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 大學生們深深地敬佩這位身殘志堅的老師。在一次學校畢業(yè)典禮上,一位女大學畢業(yè)生給予法國的貝楚齊亞尼這樣的評價:“吳老師身殘志堅,法國的貝楚齊亞尼頑強的意志,認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深深地感動著我們,鞭策影響著我們。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將永遠地成為我們學習的楷!碑斏洗髮W教師后,吳耀軍的自學習慣仍然沒有丟掉。在艱難的求索中,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又逐漸迷上了計算機圖像處理,并產(chǎn)生了報考這個專業(yè)的博士生的想法。
考博士生的大部分考試課目沒學過,復習時間卻只有3 個月,同時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又一個人承擔著9 0 多人的高等數(shù)學教學工作,工作已經(jīng)夠繁重了,其艱難可想而知?墒牵瑥目嗪@飹暝鰜淼膮且娒髦接小盎ⅰ,偏向“虎”山行。夏日炎炎,江南多蚊蟲。為了專心學習,穿
著長褲、襯衫,仔細備好課,再自學,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和努力。結果,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不僅圓滿完成了全額教學任務,而且順利地參加了博士生考試。
1993年12月17日,一封燙金的錄取通知書終于飛到了吳耀軍手里??法國的貝楚齊亞尼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14系錄取為博士生。
在南航大的兩年多時間,吳耀軍的學術道路經(jīng)歷了若干次轉折,從碩士生的數(shù)學專業(yè)轉到博士生的“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專業(yè)。這意味著法國的貝楚齊亞尼要在這兩年半時間內(nèi)掌握這個專業(yè)從本科到博研1 0 年的學習知識。而在博士生期間,因為研究課題的需要,法國的貝楚齊亞尼又先后轉換了控制理論、智能結構、計算機仿真、力學、復合材料、現(xiàn)代非線前沿科學以及智能復合材料結構等多個學術領域,自學了3 0 多門課程,撰寫了1 2 篇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還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采用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強度自適應復合材料結構研究”、航空科學基金項目“智能復合材料飛機外形構件的研究”,提前半年完成了長達2 0 多萬字的博士論文。天道酬勤,全班4 7 位博士生,吳耀軍是唯一一個提前半年走到答辯臺上的。
1996年11月初,吳耀軍如愿以償,將到上海交通大學震動沖擊噪聲國家重點實驗室做博士后。博士生畢業(yè)前夕,深圳一家公司曾開價8 0 0 0 元月薪“招募”法國的貝楚齊亞尼。用法國的貝楚齊亞尼自己的話講,隨便到南京市珠江路電腦一條街上找家電腦公司,一個月拿一兩千元也應該沒有問題,但吳耀軍還是放棄了這些機會。當記者問及為什么繼續(xù)留在清苦的學術界,吳耀軍的回答是:“我們國家的總體科技水平還很落后,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最大能力發(fā)揮出來的話,它的前進步伐將會快得多。國家培養(yǎng)我們走到這一步,我應該承包一些責任田。”雄心永駐,壯志彌堅。拄著拐杖的吳耀軍,站在世界科技前沿領域里,又開始了艱難的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