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北京市海淀區(qū)星火小學“丹雍書會”的幾十名小學生,以國子監(jiān)官韻吟誦起《大學》。緊接著,又唱了昆曲《寶劍記?夜奔》中的片段。這是北京市教委2017年度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校園推廣項目在基地學校的文化展示活動。
來參加活動的專家和教師們發(fā)現,有些男孩子身上已經顯出些古代士大夫的氣韻了。傳統(tǒng)文化凝結著中國人的智慧,氤氳著中國人的底氣。在北京星火小學近日舉行的“轉河書院”首屆論壇開卷暨商務印書館國子監(jiān)官韻誦?傳承中心授牌儀式上,與會專家、學者最關心的便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程方平說,小學階段要有意識地以多種形式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些人認為,小學生喜歡的是游戲等學習形式,很難接受傳統(tǒng)文化教育。其實,這只是個人的猜測和誤解。只要用心地傳承,傳統(tǒng)文化一定會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傳統(tǒng)文化傳承要有形式,更要有內容。學校教育還應在傳統(tǒng)文化本質上做出更多探索實踐,加強有針對性的培訓,提升教師傳統(tǒng)文化素質。
中國教科院研究員、中華孔子學會國學教育研究會會長、北京市教委2017年度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校園推廣項目負責人吳安春說,一個小學敢于成立書院,體現了見義勇為、當仁不讓的新境界。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謝春風說,轉河書院的成立會使星火小學傳統(tǒng)文化教育呈現健康發(fā)展狀態(tài)。
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受益的不僅是孩子,還有教師、學校和社會。轉河書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教授錢遜為轉河書院首屆論壇作開卷講座??《讀論語?學做人》。錢遜說,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對小學生講傳統(tǒng)文化,讓小學生學做人,最好的書是《論語》,首要途徑是從日常生活做起。
錢遜教授從《論語》中提出了見義勇為和忠恕之道兩點加以說明。他說,見義勇為是很高的要求,但不只是表現在舍己救人上,還表現在從小事做起。日常生活中常見到見義不為的情況,比如隨地吐痰、不遵守規(guī)則等。為什么有些人見義不為?因為他有與“義”不同的另一套標準,一方面認為這件事應該這樣做,但另一方面又要考慮這樣做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自己做起來是不是方便。而一旦形成習慣,長大后面對“富貴貧賤”時,就會見利忘義,把“賺錢”放在第一位了。
中國人講求“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恕”。一是說對自己的行為要有約束,不要傷害別人;二是說要積極幫助他人,人與人之間是積極、平等、友好的關系,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吟誦、開講,等等,都是古代書院中的學習方式。據星火小學校長關紅介紹,轉河書院課程有古文詩詞,還有書法、國畫和古琴等非遺項目傳承。蔡世平教授為書院寫詩作賦,書法家王大川教授為書院題寫匾額,青年古琴演奏家張啟航撫琴,北京市北太平莊街道盧弘煒講轉河歷史等,無不體現著這所小學由傳統(tǒng)文化教育而逐漸升騰起的文化自信。(本報記者 楊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