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借助教師對作品的體驗,帶領(lǐng)學生以真摯的感情品讀作品,培養(yǎng)詩歌興趣和文學素養(yǎng)。
2、知識目標:
⑴ 通過反復朗讀,感知作品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
⑵ 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
⑶ 鑒賞意象,掌握婉約派的特點。
3、能力目標:
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學會進行自主式、探究式學習,開拓知識面。
4、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古典詩歌傳統(tǒng)意象在作品中傳情達意的效果。
【教學方法】
1、多媒體資源與課堂教學整合。
2、美讀法。
3、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長亭送別,執(zhí)手相看,柴門扶杖,汽笛聲催,生命總在演繹著悲歡離合的故事,而當我們輕輕敲開古典詩詞的門扉,不經(jīng)意間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個凄婉纏綿的動人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柳永的詞《雨霖鈴》,感受作者筆下哀婉動人。(板書:雨霖鈴)
二、有關(guān)詞的常識
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簡稱“詞”,還被稱作詩余、長短句。詞萌芽于隋唐之際,興于晚唐五代而極盛于宋。廣義來說,詞本屬詩之一體,然逐漸與傳統(tǒng)詩歌分庭抗禮,經(jīng)宋代無數(shù)詞人于此傾注深情,寄托豪興,馳騁才華,精心琢磨,創(chuàng)作出大量晶瑩、燦爛、溫潤、磊落,反映時代精神風貌而且具有不同于傳統(tǒng)詩歌藝術(shù)魅力的瑰寶,遂與唐詩如峰并峙,各有千秋。
詞的分類:
按結(jié)構(gòu)分為按字數(shù)分為
單調(diào)一片小令58字以內(nèi)
雙調(diào)兩片中調(diào)59~90字
三疊三片長調(diào)90字以上
四疊四片
三、作者
柳永(?~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屬福建)人。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他是宋詞婉約派的宗師,是北宋致力于作詞的第一人,他的作品《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
四、指導誦讀,整體感知
1、播放配樂朗讀磁帶:
聽讀要求:本詞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樣的?
明確:本詞是一首寫離別之情的詞,感情基調(diào)是格外低沉悲戚。
2、誦讀點評:誦讀時注意把握感情基調(diào),注意字音、語調(diào)、節(jié)奏。
⑴ 寒蟬凄切“切”要拖音,尾音讀長更能讀出凄切之情。
⑵ 竟無語凝噎“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讀出哽咽之聲,冷澀之感。
(本句是人物情感的高潮。)
⑶ 念去去本句要稍重、稍停,拖音。(領(lǐng)起字)
⑷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昂翁帯弊x出疑問語氣,楊柳岸、曉風殘月,應(yīng)一景一頓,聲斷氣不斷。
⑸ 更那堪本句要稍重、稍停,拖音。(領(lǐng)起字)
⑹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更”本句要稍重、稍停,拖音。(領(lǐng)起字)
3、學生放聲朗讀,自行品味:
要求:讀準字音,熟悉內(nèi)容,把握感情,注意語調(diào)、節(jié)奏,熟讀成誦。
4、指名誦讀,感受本詞的情感氛圍。
五、探究賞析
1、學習上闋:
教師點撥名句,深化學生理解:(視學生掌握情況決定詳略分析)
例一:“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開首三句,簡單看,只是交代送別的時間、地點,然而細心留意,景物特點:“蟬”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蟬,秋有蕭索感愛,而蟬在凄涼急促地鳴叫,傍晚時分讓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帶涼意。再看詞人,一個“對”讓我們聯(lián)想到他的動作可能是“呆”對著長亭。這樣,這里的景已不是單純的景物。一陣驟雨過后,景色特別鮮明刺眼,周圍都是凄切的蟬聲,又正是暮色蒼茫時分,對著這送別的長亭,這是多么動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見這里著重的是在釀造一種足以觸動離情別緒的氣氛,先給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礎(chǔ),以增強下面抒寫情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這句要讀得凄涼、落寞。
例二:“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兩句是實寫不忍別離又不能不別的情況!岸奸T”是指汴京門外!皫わ嫛笔钦f搭起帳篷請行人吃酒,古人離別餞行離不開酒!盁o緒”是當時心緒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現(xiàn)。這六個字明顯地寫出地點、動作和情緒,是高度壓縮的精練的寫法。“留戀處,蘭舟催發(fā)”,是說正在留戀不舍的當兒,舟子已經(jīng)催促他出發(fā)了。從“催發(fā)”中可以看出他們多么依依不舍。從這種依依不舍的情況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無緒”是已經(jīng)達到了“黯然魂銷”的程度。這里要讀得淚眼朦朧,難以割舍,不忍放手。
例三:“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進一步刻畫兩人難舍難分的形象。在這時候,真是縱有千言萬語也給喉嚨噎住說不出口了。只有緊握著手,淚眼相對而已。這一形象的刻畫,看來似很簡單,實則是情感的集中表現(xiàn),是很真摯動人的。這句要讀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例四:“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想到從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陰影。這句要讀出蒼茫、孤獨味來。
2、學習下闋,重點鑒賞典型詩歌意象。
⑴ 教師引入:下闋字字珠磯,句句含情,很多句子很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同樣是寫景但下闋詞人寫到了一些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風、月,這些意象給你什么樣的聯(lián)想呢?
教師邊板書:
典型意象:酒、柳、風、月
⑵ 教師點評學生發(fā)言,深化學生認識。
關(guān)于酒:
喜時──杜甫說:“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聞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時──曹操為功業(yè)人才而愁,發(fā)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钡母锌。(《短歌行》)
愁時──李白失意官場,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蘇軾也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李清照思念丈夫時,說:“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聲聲慢》)
關(guān)于月: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月是離合的象征,何況是殘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詞人的愁思。
《琵琶行》幾個地方寫到月: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關(guān)于風:
古語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別讓人傷感的季節(jié)。曉風輕拂,帶來的并不是快意,而是涼意,凄涼的感覺。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柳有“留”意,殘月西掛,伊人不再,曉風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敖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弊髡呓M合了最能觸動離愁的景物入詞,釀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濃烈的氣氛,更能展現(xiàn)出微妙的心理活動,挑動讀者的心弦。
六、再次誦讀本文,爭取背誦
七、作業(yè)
背誦、預(yù)習下一課。
【附板書】
別前 景語(實):寒蟬、驟雨
長亭、蘭舟
融 虛
雨 情 實
霖 情語:執(zhí)手相看淚眼 入 相
鈴 景 濟
別后 景語(虛):煙波、暮靄
酒、柳、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