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烈士陵園是一個著名的烈士聚集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2017【篇一】
雨花臺烈士陵園位于江蘇省南京市中華門南約500米。陵園以自然山林與名勝古跡為依托,綿延數(shù)里。這里山丘疊繞,松柏高聳。沿路灌木成林,綠茵如氈。自1927~1949年,約有10萬革命志士殉難于此。2010年5月1日,我們《今日家教》小記者下江南采訪團來到這里,緬懷用熱血和生命造就美好河山的烈士英雄。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雕像。一個共產(chǎn)黨人,年輕而英俊,強健而魁梧。身上卻衣衫襤褸,傷痕累累,雙腕還帶著被掙斷的沉重鐵鏈。那緊握的雙拳,那緊閉的雙唇,那憤怒的眼神,仿佛正怒視著兇惡的劊子手。
巴金在散文《日》中寫道:為了追求光和熱,人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的死。這些偉大的革命先烈,正是懷著這樣一種信念,為了新中國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肉筑成了我們新的長城!作為和平年代的新一代,我們應當了解新中國的來之不易,并繼承革命前輩遺志,努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的更美好!
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的注視下,我們莊嚴的宣誓:“……緬懷先烈,牢記傳統(tǒng);不畏艱苦,努力拼搏,踏實做人;為青春的理想而努力拼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fā)展努力奮斗!”
當我走出陵園,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再次擁入在祖國的懷抱之中,我感覺我的心已移植入這塊神圣的凈土,接受這場靈魂的洗禮!
我愛我的祖國!祖國在我心中!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2017【篇二】
一天,我來到了南京的雨花臺烈士陵園,這里安靜、肅穆。
一入園,一眼望見高高的烈士紀念碑,上面雕刻著很多的革命烈士像,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小的、有農(nóng)民、有學生,有的握緊拳頭,有的向正前方凝望著,一群群白鴿在這里飛來飛去。
繼續(xù)向里走,有知名烈士紀念館,例如鄧中夏、羅登賢,在這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yōu)榱诵麄鞲锩孛芙⒌叵掠∷S的故事。
雨花臺烈士陵園埋葬了十萬余名烈士,這些烈士在這里英勇就義,長眠于此,我們應該永遠緬懷他們,感謝先烈們,是他們用生命換來和平的生活。我們想要一個完全沒有戰(zhàn)爭和武器的星球,我們要除掉全部疾病和破壞,實現(xiàn)全人類的和平,以告慰烈士的亡靈。
雨花臺烈士陵園觀后感2017【篇三】
去南京期間,在朋友的熱情邀請下,瞻仰了雨花臺烈士陵園,實在是很受教育,不虛此行。
南京雨花臺原本是江南著名的風景區(qū),明清時代被列入“金陵十八景”。然而從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政變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這里成為國民黨屠殺共產(chǎn)黨人及愛國志士的主刑場。這二十二年中,約有近十萬的共產(chǎn)黨人、工人、農(nóng)民、知識分子等革命的志士、愛國人士在此被殺害,壯烈犧牲,這里撒滿了烈士們的鮮血。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屆第二次人民代表會議作出建設(shè)雨花臺烈士陵園的決議。雨花臺開始全面綠化造林、修建道路的工作。1950年建起了奠基紀念碑,在烈士殉難處建立了紀念性標志。1984年4月破土興建雨花臺烈士紀念館,1988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據(jù)說以前雨花臺烈士陵園也是收門票的,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免費開放,供群眾緬懷為國捐軀的烈士們。雨花臺的建筑古樸典雅,簡潔莊重,具有民族風格,
走進白色花崗巖墻面的雨花臺紀念館,展廳陳列的烈士大多非常年輕,犧牲時平均年齡不足30歲,有些還沒有結(jié)婚甚至沒有戀愛過,年齡最小的烈士是年僅16歲的袁咨桐,他在臨刑前一天,在一張自己的照片背面寫下了“永別人世”的絕筆,這張斑駁的相片如今陳列在展館里。170位烈士中,約有60%受過良好教育,從介紹和留下來的照片看家境優(yōu)越,很多都是名牌大學畢業(yè):著名工人運動領(lǐng)袖鄧中夏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許包野烈士曾留德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施?烈士當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獲得碩士學位。英名榜上有2401位烈士,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烈士們長眠在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