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孤城》觀后感1000字
題記 ——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當慘淡的天空逐漸被血色染紅,當空氣開始充斥濃烈的血腥氣味,當一座城陷入孤立無援,只余數(shù)百兵將殊死奮斗,這需要怎樣的堅忍意志和英勇壯烈去面對幾萬人強勢的圍攻,卻不愿意有絲毫的妥協(xié)。民族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誓死保護自己的土地,是這些偉大的國民黨戰(zhàn)士直到喪命那一刻也始終堅持的信念。這是一座城與一個人的生死承諾。
眾所周知,日本侵略者曾對中華民族伸出惡魔的雙手,留下喪心病狂的折磨,慘絕人寰的悲劇。影片《喋血孤城》再現(xiàn)了當年那場“八年抗戰(zhàn)最慘烈一役”常德會戰(zhàn),被譽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在抗日戰(zhàn)爭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悠揚婉轉的江南水鄉(xiāng)常德,曾是南方一個幽靜與世無爭的小村落,陶淵明筆下傳說中的桃花源地,有著難描難畫的水鄉(xiāng)風情。然而一切寧靜的表面只是是地獄的敲門磚,隨即而來的是日寇對這片土地無情的進攻,直至突破國軍的堅強防線,所有的灰飛煙滅與滅絕人性,從來不是簡單地挖個戰(zhàn)壕到一直開槍就能說清楚的,煙霧彌漫下悄無聲息地凌空而降,殘酷的近身肉搏,山頭的失守,驚嚇之余也殘酷地折磨著我的視覺和心理,血流成河四個字,原來如此慘不忍睹。一直到了毒氣的釋放,全無還手之力,苦熬多天的戰(zhàn)士終于還是倒下了,看著帶著防毒面具小丑般的日軍,肆虐地入侵,常德失守,一片蒼涼,歷史,就這樣無情地還原。八千守軍抵御四萬進犯日軍,最后幾乎全部戰(zhàn)死,好在有效牽制住日軍,為后來國軍對日軍的反包圍鋪平道路。所幸,八千英魂的堅持沒有被辜負,常德失而復得。
感動于其中的情感,忠貞不渝的愛情和誓死堅守的愛國情,有的時候在想如果我生在那個年代,會不會有那樣純真堅定的情感。腦海里時不時回蕩著那句“還有人活著么?營長死了連長上,連長死了排長上,排長死了班長上!”二虎在死人堆里大聲重復著馮葆華的話,就算無人回應,只剩自己依然堅持著戰(zhàn)斗。這是戰(zhàn)士的隊伍,有團隊的紀律,昭示著一種頑強不屈的作戰(zhàn)精神。咬緊牙關直到倒下的那一刻,即使用血肉之軀帶著炸彈與敵人同歸于盡也在所不惜。生命對于他們來說似乎變得渺小起來,而他們的靈魂匯聚在一起,以強大的力量支撐著這座城池,張揚著不可磨滅的氣焰。他們相信,只要拼盡所有保全他們守護的土地,驅走卑鄙的侵略者,這個民族的未來才有希望。
歷史以它獨有的姿態(tài)給我們經驗以借鑒,血淚交織的抗戰(zhàn)故事讓我們一次次為之動容,這段刻骨銘心的抗戰(zhàn)歷程讓人至今想起仍隱隱作痛,它時刻警惕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不容忘卻。我們要更加珍惜如今幸福安定的生活,熱愛這片先輩們用血肉捍衛(wèi)、用靈魂守護的土地,努力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讓堅定不移、英勇不屈、頑強赴前的革命精神在炎黃子孫的后代里生生不息,薪火永傳。
紅色電影《喋血孤城》觀后感1000字
中國沒有敢死隊
敢死隊,軍隊為完成最艱巨的戰(zhàn)斗任務由不怕死的人組成的臨時先鋒突擊隊伍。
無數(shù)的紅色文學作品、紅色影視作品,在無數(shù)的日夜里給中華民族帶去滿腔的熱血,人們記住了那些巨人一般的英雄人物,人們紀念著他們,議論著他們。
然而,又有誰記得那些戰(zhàn)死沙場的普通士兵?
“營長死了連長上,連長死了排長上,排長死了班長上!還有沒有活著的?”這是怎樣的決絕?最后,二虎所屬的隊伍只剩下他一人,他就是那個領隊的人!中國只要有一人活著,那就是一支強大的隊伍。
每一個中華民族的戰(zhàn)士,他們都是戰(zhàn)爭中的領隊,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抱著為祖國犧牲的心來的。中國沒有敢死隊,因為中國的每一個戰(zhàn)士都是敢死隊!當日本鬼子派出那一隊頭上綁著帶子的“敢死隊”時,我只覺得可笑,他們表情嚴肅地準備為祖國犧牲,然而中華兒女們哪一個站出去不是那不怕死的力量?中國何須組一個名義上的“敢死隊”?
影片中的俘虜們,被日本鬼子侮辱式地拿起日本國旗,但是他們轉手就扔了那可恨的旗幟,狠狠地踩住。日本的軍官需要一張照片來記錄他們的勸降,他們選中了一個戰(zhàn)地醫(yī)生,他們讓醫(yī)生來接下日本國旗,以為一個有過良好教育的人是能夠看清形勢的,但是,他們錯得太離譜了,醫(yī)生或許是知識分子,是留學生,但他首先是一個中國人,中國人不怕死,中國的脊梁不能被壓塌,醫(yī)生左手接下國旗右手掏出了剪刀!影片中,日本的將軍堅持不用毒氣就是想擊垮中華戰(zhàn)士的斗志,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中華兒女只要有一口氣在就不會讓別人侵占自己的祖國。
中華民族在戰(zhàn)爭歲月里,有多多少少的兒女們充當著中國的敢死隊?那些先鋒隊們,那些堵槍口的勇士,那些臥在坦克下面的英雄。他們甚至連名字都不能被后世記住,他們只有一塊高高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來印證他們光輝的存在。每年清明節(jié),我們都會去掃墓,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想過在某一天主動地去看看那些烈士們。他們是孤單的,他們的每一個都有故事,他們每一個都曾經擁有幸福,但是他們“睡”在了戰(zhàn)場上,永遠地睡在那里。
我是九零后的中國人,以前也在北京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駐足過,但是我無法體會英雄們的氣息,我無法體會他們的精神,但是現(xiàn)在,我長大了,看過了太多的記錄英雄們的影視作品,不論是哪一部,都讓我有渾身戰(zhàn)栗的感覺。假如我們這一代也需要這樣的中國敢死隊呢?我們會像先烈一樣奮勇殺敵嗎?我的答案很堅決:我會。
每一個中國人都會,當中華母親在水深火熱之中時,哪個中國人不會站出來?因為我們的血液里有著那一股狠勁,那是日本鬼子以及列強們都害怕的東西,那是大炮彈藥都敵不過的東西,那是民族的根本——強烈的愛國主義。我們九零后經常被社會批判為沒有愛國主義情節(jié)的一代,但是什么是愛國情結?愛國情結是深深埋在骨血里的,是無法剝除的,我們是英雄烈士們的子孫,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是打不死的敢死隊,因為我們的心和我們的國旗一樣熾熱!如果我們被困在那個孤城里,那么我相信,無論是哪一個九零后,都會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
中國沒有敢死隊,因為中國的每一個人都是敢死隊。
如果真有那么一刻,當那一天真的來臨,我們會準備好我們的武器,我們的心靈,我們會大聲地對祖國說:“我們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