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工作漫談讀書筆記

思而思學網(wǎng)

教學工作漫談讀書筆記1

現(xiàn)在社會對教師的諸多負面報導,嚴重扭曲教師形象,也使我們教師在工作中多了些不盡人意的事情,多了些的抱怨、牢騷,可有什么用呢?近段時間,再次拜讀了魏書生的《教學工作漫談》,感悟良多,是啊,人生中能有幾件事情是自己改變得了的,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tài),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少生氣,少抱怨,快快樂樂的去面對,努力去適應環(huán)境、適應社會。

我們工作量,工作壓力大,這種辛苦是別的行業(yè)的人所無法體會的,然而,我們的付出與回報卻永遠不成正比,教師的社會地位還日漸降低?蛇^多的抱怨只能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應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做到眼睛向內,敬業(yè)樂業(yè),提高素質,超越自我。

我們常說,要學生愛你,要教師先愛學生,可以怎么樣去愛呢?魏書生對待學生的愛是實實在在的,民主科學的,有血有肉的。他認為不僅要教給學生以眼前的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有利于未來、有利于人類的個性。

他愛學生,是以博大的胸懷,真摯的愛心去愛;是日復一日、點點滴滴、鍥而不舍地去愛;是實現(xiàn)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教中有人地去愛;是容理解、尊重、關懷、信任地去愛;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地去愛;是愛一切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愛。

在魏書生的眼中也有差生,但他的差生觀是這樣的: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著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們許多老師也愛差生,可是他們的愛就愛在一味抓學生的成績,一味給學生壓擔子,一味為學生補課,甚至一味指責其父母和埋怨學生。以至把學生愛上了絕路。魏書生卻說咱們不要埋怨學生難教,教師埋怨學生難教,就象醫(yī)生埋怨患者難治一樣,醫(yī)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給治了,那他的醫(yī)療水平不會高。醫(yī)生的醫(yī)療水平是在治療疑難雜癥的過程中提高的。教師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難教的學生教好的過程中提高的。 他教育學生的時候,是不站在學生的對立面的,讓學生怎樣,或不讓學生怎樣,或訓斥學生,而是站在學生的心里,站在學生真善美的那面,站在學生積極的一面,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能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不是在批評指責他,而是在幫助他,關愛他。這樣的愛應該說是非常獨特而又實實在在的,它沒有半點虛偽。

魏書生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不是簡單地加以訓斥了事,而是通過讓學生寫心理病歷和說明書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對于較為嚴重的錯誤,魏書生讓學生寫心理病歷,包括疾病名稱、發(fā)病時間、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幾個療程這五個部分,然后通過這份心理病歷,在老師和其他同學的監(jiān)督之下,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地逐步地改正自己的錯誤或毛玻對于一般性的錯誤,魏書生則讓學生寫說明書,使用心理描寫的方法,描繪出自己心理活動的三張照片,讓兩種思想在照片上曝光。第一張照片,犯錯誤前兩種思想是怎么爭論的;第二張照片,犯錯誤時兩種思想是怎么交戰(zhàn)的;第三張照片,犯錯誤后兩種思想作何感想。通過寫心理病歷和說明書,學生學會了認識自己,分析自己、完善自己、不僅改正了錯誤,還提高了書面表達能力。

魏書生是用愛去澆灌每一棵幼苗,但愿我們每一個正在三尺講臺的耕耘者,都能象他那樣為教育工作奉獻出愛。

教學工作漫談讀書筆記2

近來讀了魏書生老師的《教學工作漫談》一書,從書中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huán)境。已經(jīng)工作第六年,剛工作中的熱情逐漸的減弱,而今有時候很頹廢,對周圍的一切不感興趣,開始埋怨,氣餒。其實想想最主要的還是要從改變自己做起。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責環(huán)境,一絲一毫也不見效果,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助長別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蠻。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氣中的一分,用來改變自己,就能使自己發(fā)生變化。

換句話說:埋怨環(huán)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的方法少。所以說,人總要面對一個不盡如意的環(huán)境,總要從改變自己做起,才能適應環(huán)境,進而使環(huán)境朝著如人意的方面改變一絲,改變一毫。

處理犯錯誤的學生,幾乎是每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每天的“必修課”。一般老師的做法,無非是先寫檢討,在批評教育,情節(jié)嚴重者請家長或行政處分。而寫檢討,不僅檢討書是千篇一律,還不能觸及學生的內心深處,不容易找到糾正錯誤的有效方法。請家長或行政處分,容易使學生產生敵對情緒,激化師生矛盾。而魏老師卻另辟途徑,他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中主張:“對于犯錯誤的孩子,應該嘗試讓他們寫說明書,讓他們?yōu)樽约旱男袨檗q護;家長和老師先不要去批評孩子,讓他們在說明書中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他們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倍易尫赣绣e誤的學生寫一寫犯錯誤時的心理活動“說明書”,這樣做可以鼓勵學生“使用心理描寫的表達方法”,“深入到自己的內心深處”,“觀察自我,分析自我”,從而進行自我教育。

犯錯誤唱歌,犯錯誤寫心理病歷,犯錯誤做好事,犯錯誤寫說明書。既幫學生改正了錯誤,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魏老師對犯錯誤的同學并沒有以“懲罰”處之,而是以唱歌、做好事等來作為對過錯的“補償”。學生就是在“補償”的過程中,提高了認識,明確了是非觀念。例如,有的同學為了“將功補過”,主動幫別人當值日生,主動幫同學解決困難。因為他認為參加值日勞動是光榮的,幫助別人是光榮的。由此看來,“懲罰”與“補償”絕非字眼的差別及教育藝術的不同,它體現(xiàn)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和教育觀,從而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育人效果。

《變“?”為“!”》主要是針對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而寫的文章。原來在他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彎著腰,弓著背,眼睛離練習本很近;有的則偏著頭寫。他不是說:“請同學們坐直!”更不是嚴厲地說:“不許趴桌上!”而是幽默地說:“請把問號拉直,邊成感嘆號,好嗎?”在這快樂的氣氛中,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自己的姿勢。

魏書生老師的這本書,我還未完全吃透,相信它會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幫助我解除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困惑。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