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功能讀后感

思而思學網(wǎng)

<<課堂教學的功能》讀后感

閆旭

日本著名的教育社會學家片崗德雄在《課堂教學的功能》一文中把教學定位為一種交往行為,他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其作用,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來設計與組織教師的交往與學生的交往,使課堂教學的目標實現(xiàn)功能和團體維持功能得以平衡。片崗德雄提出,在課堂上教師的交往對學生會產(chǎn)生間接性影響和直接性影響,總的來說教師的間接性影響的效果比直接性影響的效果要好,教師直接性影響多的課堂教學難以充分履行團體維持功能,因而其在增強班級的內(nèi)聚力與學生的學習欲望方面效果較差。而學生交往的協(xié)同性學習和競爭性學習,則是成功的協(xié)同性學習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力,也可以避免班級成員分化為優(yōu)等學力群與劣等學力群。片崗德雄的論著,從教育學、社會學角度探討了教學交往的重要性、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交往方式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和作用。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該分析、查找課堂教學組織中的欠缺以及在組織課堂教學交往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反觀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不管是采取小組合作學習,還是進行自主、探究式教學,雖然在新課改中接受了教與學方式的轉(zhuǎn)變,但是究竟有多少能進行真正有效的教學組織?讀了片崗德雄的《課堂教學的功能》,值得我們反思與探討。

在課堂活動中,教師需要選擇不同成績的學生作為交往對象,以取得良好的整體教學效果。但是現(xiàn)實中教師是否注意讓成績不同的學生都有機會參加交往呢?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優(yōu)生與中等生的交往機率最大,差生的交往機率最小。這種情況顯然不符合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優(yōu)生更愿意參與課堂交往,由于教師根據(jù)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選擇交往對象,結(jié)果造成交往上的偏向;二是教師有意識地以中等生作為全班大多數(shù)學生認知水平的代表,試圖通過與中等生的交往及時了解全部學生的情況,有效地控制和調(diào)整教學。

教師對于參與積極性高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這本身無可非議。問題在于對不愿參與課堂交往的學生教師應如何處理?除了學生本身的意向性之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交往,教師需要給予差生更多的機會和關注,因為通過交往可以促進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當然,教師對不同的交往對象應采用不同的技巧和策略,比如針對不同難度的問題做出不同的選擇,以求獲得各個學生的發(fā)展。

教學交往最終是為了實現(xiàn)—定的教學目的,教學的具體目標決定了教學交往的不同形式,例如,集體的或個人的,直接的或間接的交往等等。教學交往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應該怎樣設計有效的教學交往呢? 教學交往應是—種民主、平等的交往,是建立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之上的。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教師要充分信任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Γ降鹊貙⒚恳粋人都看作是學習集體的一員,幫助他們在集體中尋找各自的恰當位置。教學交往不僅要重視師生交往,更要著眼于生生交往,重視生生交往,實際上是發(fā)揮學生主動精神,培養(yǎng)學生參與學習的主體品質(zhì)和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交往是學生發(fā)展的一種重要手段。

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開展研究性教育改革實踐 ,通過“學習——實踐——反思——重建”的過程,不斷給課堂教學賦予新形式、新境界,不斷提升教育智慧,才能最終找到“授人以漁”的最佳教學方式。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