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西藏
--《說好一起去西藏》讀后感
西藏林芝,周日一個有陽光的下午,帶了一壺茶,一個人來到林芝圖書館。
圖書館不大,安靜極了。兩三個管理員趴在桌子上整理材料,還有另外一個讀者正在邊看邊抄寫。我在書柜中轉悠,無意間,找到了凌仕江先生寫的《說好一起去西藏》。我找了個靠窗的位置,陽光透過窗簾照在桌子上,色調(diào)很柔和,是我很喜歡的感覺,慢慢坐下,靜靜閱讀,享受這美好的時光。
“有沒有一個地方,像歲月等待的藍湖。
有沒有一塊石頭,上面鐫刻著前世的鄉(xiāng)愁。
有沒有一座寺院,不是為了去休閑,只想讓它撫摸我的心靈”。
我承認,在看到封面上的這三句話時,我的眼淚已經(jīng)掉下來了?催^很多關于西藏的書籍,懷揣著年少時的西藏之夢,此時,我知道,我其實不懂西藏!我來到西藏,可是我并沒有讀懂西藏。
凌先生是個青年軍旅作家,從這本書中可以感覺到他用他的生命在詮釋西藏,用他軍人特有的心靈在感悟西藏。他來自四川人,但是他的心已經(jīng)留在西藏。他常去南方參加諸多文學交流會,但是他稱自己是“高原人”。他是個軍人,但是他有著深深的宗教情結和鄉(xiāng)愁。他用他敏感的筆觸向人們展示了真實的西藏風情,還有西藏里那些最生動人、事、物。
我沒有走過川藏線,現(xiàn)代的科技發(fā)達得讓人應接不暇,進藏支教那天是坐飛機來到林芝的。但是,對于那些進藏的驢友、騎行族、自駕游來說,美麗的川藏線是他們的必經(jīng)之路……我可以想象川藏線沿途青松翠柏、巍峨群山、綠得發(fā)亮的河流,藍得不真實的天空、風口的五彩經(jīng)幡……,那是行者一路不會錯過的景點。他們也許不知道就是這條十八軍奮戰(zhàn)過的重要交通要道,曾經(jīng)有4000多名軍戰(zhàn)士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只為了把公路修到西藏去,我仿佛依稀看到他們冒著嚴寒,唱著震天的豪邁歌曲,揮舞鐵鎬的情景。而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上,誰會知道每一公里都有一名戰(zhàn)士倒下?
(藏餐館里,一壺八塊錢的酥油茶,一本書,可以消磨一個下午)
走在西藏路上,我才真正體會到感恩和珍惜!
我忘不了察隅路上的那匹叫達拉的野馬的故事,忘不了那塊為達拉立的石碑。在去墨脫的察隅邊境上野馬達拉勇斗蟒蛇,救了兩名探險的年輕人,自己卻翻身摔下懸崖,掉進了滾滾的河水中。啊,我的淚像雪地里那爬行的蹄印,順勢而下。
這就是西藏--野性、勇猛、淳樸、善良。
我不理解珠峰下那個跪地痛哭的比利時男人。他苦等一周,珠峰也遲遲不愿意展開他的神秘面紗,回國簽證已經(jīng)到期,臨走時他在珠峰腳下痛哭了一場。我們常人很難想象。就像上次我和朋友一起去色季拉山口去看南迦巴瓦峰一樣,我為南迦巴瓦峰偉岸身軀和美麗容顏而歡呼,吶喊,但是說實在的,我并沒有讀懂他。我只是庸俗地看著他,仿佛看見今天看不見,明天還有機會看到一樣。世間有人在讀書,有人在讀經(jīng),也有人在讀山。直到看了凌先生的《苦讀珠峰》這篇文章時,我才知道在珠峰的懷抱中,海拔5400米上,石頭壘成的石屋墻上模糊的經(jīng)文,袈裟的殘片,我理解了為什么西藏人為什么一直對山那么尊重、敬仰。記得有一次,我坐學校書記的車去南伊溝玩。山路彎彎曲曲,沿著河流而上,一路上風光無限,我被路上隨手可得的千奇百怪的石頭迷住了,一直嚷著要下去撿幾個回去留念,次仁書記不讓我撿石頭,他說這是神山!石頭是屬于山神的,不能隨便帶走!我開始并不覺得,后來回去我反省自己,我是喜歡石頭嗎?還是我的貪心在作祟,想把好看的喜歡的東西占為己有?
世界第15大高峰南迦巴瓦峰,巍峨,偉岸,據(jù)說是格薩爾王的直刺天空的戰(zhàn)矛,有福氣的人才能看見他的全貌,感恩朋友們一起同行!
西藏人民那種對自然萬物的敬畏和信仰是我們這些浮世中的人所沒有的。他們可以用上幾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三步一拜地區(qū)拉薩朝圣。他們可以自己吃著簡單的糌粑,而把整年的收獲所得去供養(yǎng)心目中的活佛上師。
我并真正沒有讀懂西藏!記得一位藏友曾經(jīng)寫過這樣一段話,狠狠地撞擊了我的心。
“臉是用來看的,眼神是用來讀的;
衣服是用來看的,舉止是用來讀的;
思想、心靈是看不到的,是要去讀的。
每個人都在等待那個懂自己的人,那個人一定不是看你,而是讀你,因為讀你,所以懂你”。
誰會讀懂這顆心?
我也想說,來到西藏,除了眼睛,請用心去閱讀!閱讀天空那不真實的藍,亮得耀眼的雪山,裊裊升起的桑煙,綠松石般的湖,迎風飄揚的經(jīng)幡,古老的寺廟……
感恩藏友的因緣,讓我有機會在這樣一個午后靜下心來學會閱讀。
感恩凌先生的書,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心,學會重新閱讀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