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江蘇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批準了《南京市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近期將由市人大對外正式公布,并于9月1日起正式實施。
南京是一座多民族散雜居城市,全市現有54個族別近20萬少數民族人口,其中近80%為回族,其他千人以上的少數民族分別有滿族、蒙古族、苗族、壯族、朝鮮族和土家族。多年來,南京堅持走民族工作依法管理的道路,市人大先后在清真食品管理和回族等十個少數民族殯葬管理兩大涉及少數民族切身利益的領域出臺了地方性法規(guī),并取得了顯著成效。隨著現代化和國際化步伐的不斷加快,流動少數民族人口的日益增多,南京民族工作仍然面臨著各種涉及少數民族權益的矛盾和問題。出臺《南京市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不僅是南京民族工作依法管理的迫切需求,也是南京少數民族群眾維護自身權益的共同呼聲。
即將頒布實施的《南京市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共34條,涵蓋了少數民族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wèi)生,以及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等多個方面合法權益的保障,內容切合實際,并在幾個方面突出了南京特色,成為了條例的亮點。
一是首次明確了民族村的設立問題。
扶持少數民族聚居的鎮(zhèn)、村發(fā)展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yè),一直是南京民族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長期以來,由于國家和省現有的民族工作相關法規(guī)只明確了民族鄉(xiāng)的設立,在民族村的設立上較為模糊,這就使得一些少數民族人口較多但又不在民族鄉(xiāng)或享受民族鄉(xiāng)待遇的鎮(zhèn)所轄范圍內的村無法享受到有關扶持政策帶來的實惠。為此,條例中參照江蘇省關于民族鄉(xiāng)的設立條件對民族村的設立進行了明確,目的是希望讓更多符合條件的村都能夠享受到國家、省、市的幫扶,從而讓更多的農村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
二是部分惠民政策提升到法規(guī)層面。
牛羊肉價格上漲一直是有清真飲食習慣的少數民族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為此,南京市政府去年專門制定了《關于對回族等10個少數民族居民發(fā)放牛羊肉補貼的實施意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條例將此項惠民政策寫入其中,標志著對具有清真飲食習慣的戶籍少數民族居民給予清真牛羊肉補貼,已不單單是一項政府的惠民措施,而是少數民族依法應當享有的一項權益。此外,包括回族等10個少數民族開齋節(jié)放假一天、少數民族考生中考加分等問題也在法規(guī)中進行了明確。
三是為保護民族文化、藝術、體育、養(yǎng)老等事業(yè)提供了指導。
南京市有鄭和、劉智、達浦生等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少數民族歷史人物,也有云錦、金箔等民族特色文化遺產,還有安樂園、奇芳閣、綠柳居、韓復興等一批歷史悠久的知名老字號清真企業(yè),這些都是具有鮮明南京特色的文化遺產。條例提出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他們的保護。此外,條例中還提出發(fā)展少數民族養(yǎng)老事業(yè),政府支持、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符合少數民族需要的養(yǎng)老服務設施,這在全國同類法規(guī)中也鮮有提及。
可以看出,《南京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條例》是一部符合南京民族工作實際,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較強操作性的法規(guī),條例實施后,南京民族工作法制建設水平將上升到新的高度,南京依法維護少數民族權益、依法行政的民族工作法制化框架也將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