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紅氣球》
導演:(法國)艾爾伯特拉摩里斯
獲獎:1957年 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1956年 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短片、1957年 英國電影學院獎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紅氣球。這是一部童心盎然的杰作。一部只有三十四分鐘的電影,卻讓我們看到一個孤獨的男孩在一個氣球身上寄托的自由夢想。帕斯卡在上學路上遇見了紅氣球,接連遭遇家庭、學校、教堂的驅逐,最后在伙伴的爭奪中破碎。自由與奔放,或許并不容于這個固執(zhí)的世界,但是導演給了我們一個奇異的結局,帕斯卡隨著氣球飛向了天空。天空多高遠,自由就有多高貴。
NO2. 《看上去很美》
導演:(中國)張元
獲獎:2006年 柏林電影節(jié)銀熊獎
張元的鏡頭和王朔的小說會碰撞成什么?中國目前為止最好的兒童電影。質樸簡單的故事,象征隱喻的畫面,陰暗沉重的色調,壓抑古老的音樂……方槍槍置身于紅色宮墻的皇城根下,淹沒在一大片小紅花中,被教育成了一個“壞”孩子。他無法逃脫的不是幼兒園,而是修齊治平的千年教條。但是,有一種鳥兒是關不住的,因為他的每一片羽毛上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NO3.《四百擊》
導演:(法國)弗朗索瓦特呂弗
獲獎:1959年 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叛逆期少年被社會遺棄需要哪些因素?僵化的學校教育,四分五裂的家庭,沒有同情寬容的社會。他逃課,見到母親和他人偷情;跟老師謊稱母親去世,謊言被揭穿后,他離家出走;為了歸還偷走的打印機而被警察當場抓住,帶去了少管中心。安托萬最后逃離的八分鐘是電影史上著名的長鏡頭,他一直朝著大海奔跑,最后面對著茫茫大;剡^頭來。自由,你往哪里去?
NO4.《美麗人生》
導演:(意大利)羅伯托貝尼尼
獲獎:1999年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999年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1999年 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配樂
這是一部讓人歡笑著落淚的電影,也是二戰(zhàn)電影中極少數(shù)關注孩子成長的佳作。父愛抵消了戰(zhàn)爭的陰霾,游戲成了童年的慶典。一個偉大的父親將整個的納粹集中營變成了一場盛大的游戲,游戲的獎品是坦克。一個沒有經歷戰(zhàn)爭罪惡記憶的孩子,他的人生中沒有槍聲。人性的善,也將會最大程度地得以保留。路易馬勒的《再見,童年》從另一角度看二戰(zhàn)中孩子純真的喪失,也是一部佳作。
NO5.《禁忌的游戲》
導演:(法國)雷內克萊芒
獲獎:1952年 威尼斯電影節(jié)金獅獎、1953年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不一定多,但聽過主題曲《愛的羅曼史》的人不少。將愛置于戰(zhàn)爭的廢墟之上,我們見證了兩個孩子約定一百年的承諾。作為偉大的反戰(zhàn)片,這部電影避開了戰(zhàn)火,卻從孩子為動物埋葬的游戲中,看到了人類發(fā)動殺戮的雛形。戰(zhàn)爭的因子,因此在每個人身上復現(xiàn)。
NO6.《鐵皮鼓》
導演:(德國)沃爾克施隆多夫
獲獎:1980年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 美國國家評論協(xié)會獎最佳外語片
原作獲得過諾貝爾獎,而根據其改編的電影又獲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樣的雙重榮耀,屬于《鐵皮鼓》。很多人不愿意將此歸結在反戰(zhàn)影片中,然而,戰(zhàn)爭不過是鄰居的爭吵。在大人的戰(zhàn)爭游戲中,孩子不愿意長大。魔幻與現(xiàn)實,欲望與抗爭,都在三歲奧斯卡的尖叫聲中一一破碎。很有戲劇感的電影,象征元素濃郁。原著比電影更精彩。
NO7.《小鞋子》
導演:(伊朗)馬基德馬基迪
獲獎: 1999年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1999年 華沙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
伊朗的兒童電影成就舉世矚目。樸素的畫面,簡單的故事,深邃的哲思,真摯的情懷,是一大批伊朗兒童電影的傲視世界的共同特征!缎⌒印肥瞧渲凶顝V為人知的代表作。哥哥和妹妹圍繞著一雙鞋子展開了動人的奔跑。相濡以沫,惺惺相惜。這部電影有另一個譯名《天堂的孩子》,她的姐妹篇《天堂的顏色》講述的是盲孩的心靈世界,同樣感人至深。
NO8.《兩小無猜》
導演: (英國)瓦里絲侯賽因
編劇:(英國)艾倫帕克
我們結婚吧!這句話如果出自12歲的男孩女孩之口,一定是過家家的游戲。但是,如果是全班同學共同策劃的一個盛大的婚禮呢?青梅竹馬的故事,勾起的是大人們的懷念,看到的卻是一個個令人捧腹大笑的鏡頭。他們一起跳舞,他們用大提琴和長笛配合起稚嫩的旋律,他們逃課去海邊……艾倫?帕克編劇的電影,是同類成長電影中最清新可愛的,可以讓愛做夢的孩子們一起來看。
NO9.《仙境之橋》
導演: (美國)嘉柏丘波
獲獎:2008年 青年藝術家獎
紐伯瑞國際大獎小說金獎作品改編的電影,講述了兩個少年之間的真摯友情。在現(xiàn)實的另一邊,他們建造了一個叫做“特雷比西亞”的王國。這個幻想的天地創(chuàng)造了他們每天放學后最好的時光。也給了孤獨的杰西最燦爛的微笑。萊斯利最終永遠地留在了那個王國。每一個男孩是不是都需要有個萊斯利來給予成長的力量?感人至深的電影,詮釋友情的佳作。講述友情的電影,名著改編比較成功的還有《夏洛的網》。
NO10.《中央車站》
導演: 沃爾特塞勒斯
獲獎:1999年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1998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金熊獎
一個尋找父親卻意外遭遇母愛的故事。朵拉是一個靠代寫書信為生的未嫁老女人。約書亞的出現(xiàn)令她開始了一段重新認識人生的旅程。男孩母親意外的車禍讓朵拉決定陪伴約書亞千里尋父。就這樣,兩人一路回憶著有關各自父親的往事。在慢慢長旅中,朵拉冰冷的內心慢慢回暖。從孩子身上,她得到到了人性最純真的感動。
NO11.《菊次郎的夏天》
導演:(日本)北野武
獲獎:1999年 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提名、2000年 日本電影學院最佳配樂獎
一個尋找母親卻意外遭遇父愛的故事。和《中央車站》一樣,父愛來源于臨時的替代。自小失去父親的菊次郎打算千里尋母,游手好閑的菊次郎打算陪著去。找到母親后,看到的母親卻早已是別的孩子的媽媽,正男很傷心。一個不快樂的中年男子不希望看到一個比自己更不快樂的孩子。于是,菊次郎大叔開始努力地逗正男開心。這個夏天也因此成了正男難得的美好記憶。幽默的風格,超自然的趣味,兩個男人的忘年故事。
NO12.《千與千尋》
導演: (日本)宮崎駿
獲獎:2003年 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2002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金熊獎
宮崎駿成就最高的動畫作品。一部現(xiàn)代欲望社會的隱喻。父母被口腹之欲變成了豬,魔域白天空寂無人,一到晚上燈火輝煌,很像是身邊的城市。小白讓千尋把名字寫在手掌心,否則就永遠走不出魔域。正如人如果忘記了自己的本來,就回不了家。而拯救這個欲望世界的最后希望仍然是單純而執(zhí)著的孩子。這部動畫片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當之無愧的。
NO13.《乳房與月亮》
導演: (西班牙)比格斯魯納
獲獎:1994年 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劇本
這是一部充滿性符號的電影,但天真純潔。每個孩子對于母親的依戀多少都與母乳有關,西班牙人賦予了這一普遍情結一種浪漫奔放的想象。小男孩阿泰正經歷著煩惱,人塔比賽他因恐懼無法爬上塔頂,弟弟的出生則奪取了母親對自己的愛,更奪去了之前只屬于他的乳房。失望的阿泰對著月亮許愿,希望得到一對新的乳房。雜耍團豐滿的女人艾絲麗塔的到來實現(xiàn)了他的愿望。想想,小時候,誰又沒這樣的幻想呢?
NO14.《夢幻村莊》
導演:(日本)東陽一
獲獎:1996年 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金熊獎提名
雙胞胎兄弟長大后成了著名的畫家。他們回到小時候的山村,把記憶中的村莊,用自己的畫筆畫了出來,同時,勾起了童年美好的回憶。一部自然教育的好電影,在淡淡的水墨畫一樣的場景中,仿佛悠遠的笛聲。把這部電影歸結到性的范疇,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很細枝末節(jié)的場景。母親用自己的身體教育自己的兒子,讓他直面性別差異,這樣的坦誠,在中國,算是令人大開眼界了吧。和《窗邊的小豆豆》中的小林校長倡導的那樣:身體,不就應該是如此的坦誠嗎?
NO15.《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導演: (意大利)朱塞佩托納多雷
獲獎:2001年 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2001年 柏林電影節(jié)金熊獎提名
意大利的電影,有著地中海的浪漫。少年的性啟蒙常常是鎮(zhèn)上的美艷少婦。這部電影精準地把握住了男孩的目光,他魂不守舍地跟蹤窺視,少婦搖曳的倩影、貼身的衣物……都成為少年最真實的情欲幻想。撇開馬蓮娜顧盼生輝的身影,這部電影坦蕩而真實再現(xiàn)了性啟蒙階段的男孩心境。像是少年版的《畢業(yè)生》,相比《我十三》中的壓抑和暴力,這部電影有著君子坦蕩蕩的風度。
NO16.《死亡詩社》
導演:(美國)彼得威爾
獲獎:1990年 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1990年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船長,我的船長!學生時代,如果有一位船長一般的長者來引領叛逆的航船,這是人生的幸還是不幸?基丁老師的出現(xiàn),給一群墨守成規(guī)的孩子帶來了詩歌的憧憬和人性的覺醒,同時也帶來了死亡的代價。從教師角度來看,這也是一部可以點燃教育理想的電影,基丁老師的勇氣和智慧,對現(xiàn)在的教育都是極大的啟蒙?梢砸黄鹂磁娴摹睹赡塞惿奈⑿Α。
NO17.《心靈捕手》
導演: 格斯范桑特
獲獎: 1998年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1998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由于羅賓威廉姆斯的出演,因此,這很像是《死亡詩社》的同類作品。天才數(shù)學少年威爾游手好閑,目空一切,但是卻能輕易解答數(shù)學教授的難題。為了挽救這個天才,心理學教學肖恩,開始捕捉這個叛逆少年的心靈。很多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都有過桀驁不馴的舉動和自卑不堪的沉重肉身,源于童年的陰影,驅散不了,而心靈的秘境,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夠抵達。
NO18.《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導演:(中國臺灣)楊德昌
獲獎:1991年 金馬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1991年 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
楊德昌用長達近四個小時的劇情完成了對青春的回眸和致敬,細針密線地解析了少年對世界逐漸幻滅的過程。小四是典型的乖孩子,和大多數(shù)孩子一樣是父母的希望和兄妹的驕傲,喜歡上小明后,他開始被外界的各種力量牽著鼻子走。新認識的朋友猝死,一向敬重的父親精神崩潰,加上小明對他的“玩弄感情”,道德感很強的小四用自己的刀結束了這個世界。成長是一道暗流洶涌的河,每一步都可能走向自我毀滅。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呂樂的《十三棵泡桐》同樣講述的是青春的暴力和毀滅,可以比較閱讀。
NO19.《陽光燦爛的日子》
導演:(中國)姜文
獲獎:1994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男主角、1996年金馬影展最佳電影
中國電影難以超越的青春經典。20世紀70年代初的北京,大人無空理會小孩,學校停課,以軍隊大院男孩為突出代表的少年便自找樂子,起哄、打架、鬧事、談戀愛等方式揮霍過量的荷爾蒙。這是一篇告別特殊年代童年往事的杰出宣言,少年馬小軍行走在屋檐上的瘦小的剪影,至今是很多人的記憶圖騰。電影酣暢淋漓,熱烈鮮明,迷幻撲朔,有很多《美國往事》的影子。因此,這更像是一代人的“中國往事”。
NO20.《青春叛逃事件簿》
導演:(中國臺灣)侯孝賢
獲獎:《戀戀風塵》1990年 電影旬報最佳外語片導演、《童年往事》1986年 柏林電影節(jié)新電影論壇最佳導演、《冬冬的假期》1986年 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jié)最佳電影、《風柜來的人》1984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jié)最佳電影
這是《童年往事》、《冬冬的假期》、《戀戀風塵》、《風柜來的人》四部電影的合稱,是侯孝賢從童年期到青春期的全景半自傳記錄。我們可以看到一代臺灣移民的完整成長過程。對大陸往事的追憶,至親的死亡體驗,孩子無拘無束的假期,青澀無果的戀愛,無處安放的青春,侯孝賢用他獨特的長鏡頭,沉靜地鉤沉了一段段的記憶,如詩如畫。
NO21.《天堂電影院》
導演: (意大利)朱塞佩托納多雷
獲獎:199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90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影迷心中的神作,電影愛好者永不老去的經典。童年種下什么,收獲的也將會是什么,小多多收獲的是透過膠片的那一道道光束。貧窮年代,一個電影院,便是一個小鎮(zhèn)每一個人的快樂之源。影片最后,當多多收到老放映員留給他當初剪掉的片花時,那一連串的吻,輝映了童年的美好和希望。電影本來就是濃縮的人生,而人生是延長的電影。
NO22.《浪潮》
導演: (德國)丹尼斯甘塞爾
獲獎: 2008年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提名等
一個模擬課程讓你洞悉世界離獨裁只有五天。同時,這部電影也會給班級德育工作帶來啟發(fā)。那些單純依靠班規(guī)班法、口號旗幟等元素建構起來的班集體,在凝聚力空間高漲的同時,是離孩子的自由天性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可以對比看《肖申克的救贖》、《飛越瘋人院》會比較有意思,監(jiān)獄、醫(yī)院、班級在有時候是驚人地相似的。
NO23.《大象》
導演: (美國)斯范桑特
獲獎:2003年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等
這是根據真實新聞事件改編的電影。1999年4月20日,兩名高中生手持自動武器闖進科倫拜恩中學大開殺戒,在槍殺13名師生后自殺身亡。整部電影并沒有過多探討校園暴力的起因經過,而是平靜地呈現(xiàn)了這樣的一場殺戮,影像風格化,安靜得猶如一部默片,但是結局極具爆發(fā)力。我們的校園總是深埋著成長的危機,他們寧靜得就像暴風雨的前夜。
NO24.《魯冰花》
導演: (中國臺灣)楊立國
獲獎:1990年 柏林影展人道主義特別獎、1989年 金馬影展最佳影片
靈性之花常盛開于荒野,古阿明的繪畫天賦來自于他和自然的對話。處在一個勢利社會,夭折是大多數(shù)窮人天才的命運。這部電影可貴的是他通過極為豐富的視角探討了個性與共性,束縛與解放,清貧與榮華,正直與虛偽,藝術與權術等諸多的矛盾點。感動一代人的電影經典,甄妮演唱的主題曲家喻戶曉。印度電影《心中的小星星》可以比較閱讀。
NO25.《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導演: (伊朗)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獲獎: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國際影評人協(xié)會獎特別獎
阿巴斯是伊朗新浪潮電影的旗手,他所追求的平凡中的哲思和細節(jié)詩意化表達已成為伊朗電影的主要特征。一不小心拿錯了同桌的作業(yè)本,為了避免被老師第二天訓斥,翻山越嶺送還。這么一個簡單的故事卻講述得異常動人,質樸生活中的堅韌與執(zhí)著,貼近孩子視角的表達,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兒童電影應該就是這個樣子。其他諸如《一年級新生》、《家庭作業(yè)》、《白氣球》等都是佳作。
NO26.《墻壁之間》
導演: (法國)勞倫岡泰
獲獎:2008年 戛納金棕櫚獎最佳影片、2008年 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整個片子大部分的內容都放在教室里,手持攝像,精彩剪輯,使得這樣一部類紀錄片電影節(jié)奏緊湊,富有戲劇張力。在教師和學生對話中,移民,種族歧視,融入社會,青少年暴力等社會問題一一被探討。我們可以看到這群活躍的高中生所能迸發(fā)出來的鋒芒。撇開電影,單以這樣的課堂形式來論,也是令人贊賞的。金棕櫚獎的對這部電影的頒獎詞是這樣的:“這是一部挑不出瑕疵的電影:所有演員的表演??神奇;影片中體現(xiàn)出的對社會現(xiàn)實的針砭和寬容??神奇;整個劇本以及其中的每一句對白??神奇!币徊可衿娴恼n堂電影。
NO27.《被遺忘的天使》
導演:(南斯拉夫)埃米爾庫斯圖里卡等
本片由由威尼斯電影節(jié)發(fā)起,并由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選定八位世界一流導演各自拍攝七部以兒童為主題的短片,旨在喚醒世人對兒童的關注和愛護。這些在社會底層掙扎的被人遺忘的孩子們,散布在全世界各地:布魯克林、非洲、北京、圣保羅和那不勒斯等。《被遺忘的天使》是讓你流著眼淚看完的電影,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還有這些無助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其中有中國導演吳宇森的《歡歡和小貓》。
NO28.《人工智能》
導演: (美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獲獎:2001年 威尼斯電影節(jié)未來電影獎等、2011年青年藝術家獎
這是一部關于時間和愛的電影,是探討機器人倫理困境的科幻佳作。未來有一天,當人類已經能創(chuàng)造出富有情感的機器人的時候,我們如何平衡人類孩子和機器人孩子之間的愛?機器人孩子戴維被設定的程序是愛。當愛成為他生存的唯一理由,這個孩子窮其畢生去尋找、去等待屬于他的愛,跨越兩千年,當世界被一片汪洋覆沒,他依然執(zhí)著去海底尋找他的媽媽。斯皮爾伯格以孩子為視角的最好的作品之一。
NO29.《狗臉的歲月》
導演: (瑞典)萊塞霍爾斯道姆
獲獎:1988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1988年青年藝術家獎
這是一部意蘊豐富的童年傳記,也是一部詩意的散文電影。對身體發(fā)育的探索,對親情死亡的體驗,都做了極為細膩傳神的描述。十二歲的英格瑪每當獨自面對星空,他會抱著冷靜及同情的態(tài)度去談論那些因意外而死去的人們!肮贰痹陔娪爸惺怯⒏瘳?shù)耐姘,也是童年的比借物,他學狗的方式,是對成長的抗拒和逃避。性與死亡,是成長期最困惑的兩大主題。
NO30.《放牛班的春天》
導演: (法國)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獲獎:2005年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2004年 歐洲電影節(jié)最佳作曲獎
中國教師最熟悉的經典教育電影,問題學生轉變和感化的教材式電影。這所被社會遺棄的“池塘之底”問題生學校,因為有了音樂代課教師克萊門特的到來,重新煥發(fā)了生機。和校長的專橫體罰為主的教育手段相比,溫和的克萊門特更喜歡用音樂來熏陶和啟發(fā)。音樂在電影中是極為重要的元素,童聲合唱恍如天籟。只要有愛的教育,老師眼中的“魔鬼”同樣是天使。